◎1~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33.8萬輛,同比增長69.6%。乘聯(lián)會預測,國內乘用車市場在3月將迎一波銷量小高潮。
◎崔東樹認為,芯片短缺問題并沒有對我國車市造成明顯影響,尤其是對銷售端沒有影響。
每經記者 李星 每經編輯 孫磊
乘聯(lián)會最新數據顯示,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117.7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71.9%,環(huán)比下降45.5%。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解釋稱,2月零售同比增長迅猛是因去年同期車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明顯,銷量嚴重下滑,基礎較低所致。而較今年1月銷量環(huán)比出現下滑,則是受今年春節(jié)假期較晚,有效工作日減少的影響。
數據顯示,1~2月,我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33.8萬輛,同比增長69.6%,實現了乘聯(lián)會2005年開展零售數據統(tǒng)計以來同期增速的歷史新高。
據乘聯(lián)會預測,國內乘用車市場在3月將迎一波銷量小高潮?!?月有23個工作日,是全年工作日最多的月份,有利于生產銷售的開展。同時,3月也是傳統(tǒng)周期內的相對高位?!贝迻|樹表示,由于2020年3月低基數原因,一季度乘用車增量將達到210萬輛,相對2020年增速貢獻度達11%。
細分來看,2月,轎車零售量以0.2萬輛的微弱優(yōu)勢領先SUV。數據顯示,2月,轎車零售量為55.8萬輛,同比增長345.1%;SUV零售量為55.6萬輛,同比增長426.7%;MPV零售量為6.3萬輛,同比增長240.7%。
其中,2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達485%,相比2019年2月增長36%,繼續(xù)保持強勢增長特征,體現出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仍舊旺盛;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長376%,相比2019年2月下降了6%,部分自主品牌表現強勁,長安、紅旗、長城、奇瑞、蔚來等品牌同比呈高增長態(tài)勢。
此外,2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量同比增長345%,環(huán)比1月下降46%,相比2019年2月下降2%。
相對整體乘用車市,2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表現較好。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fā)銷量為10萬輛,同比增長640.2%。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1.6萬輛,同比增長737.5%;純電動車銷量為8.4萬輛,同比增長624.3%。
2月共有三家新能源乘用車企業(yè)銷量破萬,分別為:上汽通用五菱(約2.08萬輛)、特斯拉(約1.83萬輛)和比亞迪(約1.02萬輛)。
車輛生產方面,2月,我國乘用車生產量為113.2萬輛,較2019年2月增長2.3%。其中,豪華車生產較2019年2月增長了57%,合資品牌同口徑下降4%,自主品牌同口徑下降4%。
“從上述數據來看,2月,國內整體生產情況表現比較平穩(wěn)?!贝迻|樹表示,結合零售情況來看,芯片短缺問題并沒有對我國車市造成明顯影響,尤其是對銷售端沒有影響。
“隨著國內企業(yè)逐步加大芯片生產,汽車芯片短缺在目前情況下不會對汽車行業(yè)造成太大影響,未來的影響也會被逐步化解。”崔東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