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得史上最大新能源車訂單后,特斯拉轉頭就向鋰電之王下了大訂單。
贛鋒鋰業(yè)11月1日晚間宣布,公司與特斯拉方面簽署協議,自明年初開始,3年內向特斯拉提供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
盡管贛鋒鋰業(yè)并未披露訂單額,但就在不久之前,美國汽車租賃巨頭赫茲Hertz向特斯拉訂購了10萬輛電動車,在此關鍵節(jié)點,產銷量不斷攀升的特斯拉究竟會向贛鋒鋰業(yè)采購多少電池惹人遐想。
為何特斯拉如此青睞氫氧化鋰產品 ?
記者了解到,鋰鹽主要分為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等不同品種,氫氧化鋰的生產難度高于碳酸鋰,主要用于生產三元材料中的高鎳正極材料,而碳酸鋰則主要用于生產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中的中低鎳正極材料。
在今年10月的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還宣布,全球范圍內的標準續(xù)航版Model 3和Model Y車型都會改為搭載磷酸鐵鋰電池。馬斯克也曾表示,自己更喜歡磷酸鐵鋰電池,因為可以充電到100%,而三元鋰電池只建議充電到90%。
這一度向外界釋放了“特斯拉擁抱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被邊緣化”的信號。
不過,如今特斯拉再向氫氧化鋰下訂單,三元鋰電池能否在“雙雄時代”扳回一局 ?
再接氫氧化鋰訂單贛鋒鋰業(yè)不斷擴產
具體來看,贛鋒鋰業(yè)11月1日宣布,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與Tesla,Inc.以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下合稱“特斯拉”)簽署了《產品供應合同》,約定自 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 年12月31日,由公司及贛鋒國際向特斯拉供應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實際采購數量及銷售金額以特斯拉發(fā)出的采購訂單為準。
盡管贛鋒鋰業(yè)并未披露具體訂單額,但公司仍表示,本合同為公司現有產品領域的銷售類合同,公司在資金、人員、技術及現有產能方面均具備履行本合同的能力。本合同的簽訂有利于強化公司與特斯拉之間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續(xù)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長遠發(fā)展。
公司稱,本合同將在 2022 年-2024 年履行并確認收入,對公司上述年份的經營業(yè)績產生積極影響。
贛鋒鋰業(yè)與特斯拉早已是熟悉的合作伙伴。
早在2018年9月,贛鋒鋰業(yè)就曾與特斯拉簽約,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延期三年),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公司及贛鋒國際采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年采購數量約為公司該產品當年總產能的20%,金額以最終實際結算為準。
記者查閱贛鋒鋰業(yè)2020年報注意到,由于涉及保密條款不便披露,公司并未提及此前和特斯拉合作時確認的銷售收入金額。
不過,鋰電之王贛鋒鋰業(yè)的業(yè)績隨著鋰電需求提升而不斷上漲。
2020年,贛鋒鋰業(yè)營業(yè)收入由2019年的53.42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55.24億元,增長率為3.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2019年3.58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10.25億元,同比上升186.16%。
業(yè)績上漲背后,是氫氧化鋰于2020年因高鎳三元電池的快速發(fā)展成為鋰化合物的主要增長動力。
根據五礦證券的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單水氫氧化鋰的需求量約為12.30萬噸,其中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需求約為9.88萬噸。預計2025年全球氫氧化鋰的需求總量將大幅增長至57.5萬噸,2020–2025年的復合平均年增長率約36.35%,2024年全球對于氫氧化鋰的需求量預計將超越碳酸鋰。
實際上,贛鋒鋰業(yè)早年就曾表示,公司規(guī)劃生產設施的一系列擴產以滿足鋰需求的不斷增長,鞏固鋰產品行業(yè)的領先地位。
2017年12月,贛鋒鋰業(yè)就曾公開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在募集資金實際到位之前已由公司利用自籌資金先期投入。其中,截至2020年末,年產6億瓦時高含量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已先期投入1.78億元、年產1.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建設項目已先期投入338.79萬元、年產2萬噸單水氫氧化鋰項目已先期投入1.5億元,合計 3.3億元。
2020年贛鋒鋰業(yè)在年報中稱,江西新余基礎鋰廠建設完成50000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即馬洪萬噸鋰鹽三期項目)將于2021年逐漸進行產能爬坡并達產,目前生產線運行良好。
贛鋒鋰業(yè)至今仍在持續(xù)加碼氫氧化鋰,甚至根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市場變化情況,在2020 年上半年時,贛鋒鋰業(yè)主動減少了碳酸鋰的產量,同時增加了氫氧化鋰的產量。截至當年底,贛鋒鋰業(yè)的氫氧化鋰的設計產能已經是碳酸鋰設計產能的兩倍。
2021年前三季度,贛鋒鋰業(yè)實現營業(yè)收入70.54億元,同比增長81.1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7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48.24%。
即使只看第三季度,贛鋒鋰業(yè)的營業(yè)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漲幅也分別高達98.50%和506.99%。
公司表示,營業(yè)收入的增長主要是因為萬噸鋰鹽改擴建項目(三期)達產,鋰鹽產品量價齊升所致。
電池雙雄時代來臨? 三元鋰電池能否扳回一局
在與贛鋒鋰業(yè)簽下大單的同時,特斯拉也不斷在國內謀求其他氫氧化鋰供貨伙伴。
去年4月,雅化集團董事會通過議案,同意公司非公開發(fā)行不超過15億元用于雅化鋰業(yè)(雅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安鋰業(yè)”)二期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1.1萬噸氯化鋰及其制品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雅化集團決定擴張氫氧化鋰產能后不久,去年12月,雅化集團發(fā)布公告顯示,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雅安鋰業(yè)與美國特斯拉公司簽訂電池級氫氧化鋰供貨合同,約定從 2021 年起至 2025年,特斯拉向雅安鋰業(yè)采購價值總計6.3億美元-8.8億美元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
在雅化集團最新公布的三季報中,雅化集團的營業(yè)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12.33億元,增長55.74%,這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鋰業(yè)務隨著產品市場放量及價格上漲,公司經營業(yè)績大幅增長。
在嘗到甜頭后,雅化集團在建工程較年初增加3152.54萬元,增長66.87%,而這正是因為雅化集團在為提升鋰鹽產能而持續(xù)投入資金改造生產線。此外,公司研發(fā)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2451.62萬元,增長59.32%,這是因為公司對鋰鹽產品相關技術加大了研發(fā)投入。
為何特斯拉如此青睞氫氧化鋰產品 ?
記者了解到,鋰鹽主要分為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等不同品種,氫氧化鋰的生產難度高于碳酸鋰,主要用于生產三元材料中的高鎳正極材料,而碳酸鋰則主要用于生產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中的中低鎳正極材料。
五礦證券研報顯示,此前,由于磷酸鐵鋰主打“低成本、高經濟性”,氫氧化鋰由于價格較高,自2017年來在鐵鋰市場基本被碳酸鋰替代。而這正是恰恰符合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定位分層、需求分層”的發(fā)展趨勢。
據介紹,高鎳三元材料廠商為了混料燒結得到更好的材料性能,更加青睞微粉級氫氧化鋰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0月的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還宣布,全球范圍內的標準續(xù)航版Model 3和Model Y車型都會改為搭載磷酸鐵鋰電池。馬斯克也曾表示,自己更喜歡磷酸鐵鋰電池,因為可以充電到100%,而三元鋰電池只建議到90%。
這一度向外界釋放了特斯拉擁抱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被邊緣化的信號。
不過,如今特斯拉再向氫氧化鋰下訂單,三元鋰電池能否在“雙雄時代”扳回一局 ?
“2020年至2025年,由于高鎳三元材料的影響,當前電池級氫氧化鋰行業(yè)將迎來需求爆發(fā)期,總的來說行業(yè)存在新的機遇和巨大潛力”,梧桐樹資本新能源新材料產業(yè)投資團隊在研報中曾這樣表述。
而根據西南證券預測,2025年全球氫氧化鋰需求59.27萬噸,2019至2025年CAGR 45.93%。其中電池級氫氧化鋰需求57.1萬噸,市場規(guī)模520億元人民幣。
具體到動力電池,預計2025 年全球動力電池級氫氧化鋰需求約54.64 萬噸,占全球氫氧化鋰總需求的92.2%,CAGR為55.28%。
而在特斯拉選擇電池的背后,是公司銷量不斷攀升。最新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57%,這主要得益于車輛交付數量的提升以及其他業(yè)務的增長。
與去年同期相比,特斯拉第三季度的營業(yè)利潤進一步改善,增長至20億美元,營業(yè)利潤率達14.6%。營業(y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汽車產銷規(guī)模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