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1区在线|久久久综合国产剧情中文|午夜国产精品无套|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人人操人人干人人草|一区二区免费漫画|亚洲一区二区a|91五月天在线观看|9丨精品性视频亚洲一二三区视频|国产香蕉免费素人在线二区

中國儲能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 首頁 >2025改版停用欄目>雙碳與新型能源系統 返回

碳中和目標下的氫冶金減碳路徑與應用前景(下)

作者:張真 杜憲軍 來源:百人會氫能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2-01-18 瀏覽:次

中國儲能網訊:氫冶金是鋼鐵行業(y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革命性技術。氫冶金正處于技術導入期,需要從氫冶金的規(guī)模經濟和產業(yè)生態(tài)角度全方面研究了碳中和目標下的鋼鐵行業(yè)的減碳路徑與應用前景,百人會氫能中心在東北大學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德國蒂森克虜伯、泰山鋼鐵等科研院所和企業(yè)的支持下,進行了氫冶金研究并發(fā)布報告。預計到 2030 年,基于綠氫的氫冶金將逐漸擴大在鋼鐵行業(yè)中的規(guī)模化應用,到 2050 年,鋼鐵行業(yè)的用氫需求將達到 980 萬噸,氫冶金成為鋼鐵行業(y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要路徑之一。本文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節(jié)選自研報《碳中和目標下氫冶金減碳經濟性研究》及發(fā)表于《價格實踐與理論》的相應論文。上篇傳送門:《碳中和目標下的氫冶金減碳路徑與應用前景(上)》。

01

氫供求關系及成本是影響氫冶金應用的關鍵因素

氫氣作為氫冶金的基本原料,其供求關系直接影響氫冶金推進的程度。綜合我國鋼鐵行業(yè)政策規(guī)劃、專家訪談及數據分析,預計到2030年氫冶金產量為0.21-0.29億噸,約占全國鋼鐵總產量的2.3%-3.1%?;跉湟苯鸬臍錃庑枨蠹s為191-259萬噸。氫冶金用氫需求中約92%來自焦爐煤氣,剩余約8%來自電解水制氫。到2050年,氫冶金鋼產量為0.96-1.12億噸,基于氫冶金的氫氣需求約為852-980萬噸。其中焦爐煤氣提供166萬噸氫,剩余814萬噸來自于綠氫。

圖表8 氫冶金中氫的來源

摘自:張真.“碳中和目標下氫冶金減碳經濟性研究”.《價格理論與實踐》

氫氣成本是決定氫冶金成本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傳統的高爐煉鋼方式,成本主要取決于鐵礦石和焦炭價格,焦煤價格直接決定了焦炭價格。而氫冶金方式煉鋼成本取決于鐵礦石和氫氣價格。隨著碳稅價格的提高,氫冶金成本對氫的價格包容度越高?;谖覈冀灰椎陌l(fā)展及發(fā)達國家實踐,預計到2030年,碳稅在200-250元/噸時,氫成本小于10.45-11.15元/kg時,氫冶金成本優(yōu)勢顯現。以2030年氫成本11.15元/kg,按每電解生成1m3 H2需要4.5kWh電,電力成本占總成本的70%推算,電力成本為0.146元/kWh。伴隨著可再生能源電力成本的下降及電解槽的規(guī)?;瘧茫G氫直接還原鐵的成本競爭力開始突顯。氫冶金的應用推廣價值將在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區(qū)域率先實現。鋼鐵企業(yè)會優(yōu)選此類地區(qū)開展綠氫規(guī)模化氫冶金示范應用項目。

圖表9 氫冶金的競爭性成本優(yōu)勢分析(僅考慮H2和CO2價格)

注:藍色表示氫冶金具有成本優(yōu)勢;白色表示傳統煉鋼具有成本優(yōu)勢

摘自:張真.“碳中和目標下氫冶金減碳經濟性研究”.《價格理論與實踐》

02

氫冶金應用帶動鋼鐵產業(yè)綠色升級

產業(yè)綠色轉型升級是實現鋼鐵行業(yè)碳中和的終極路徑。將氫氣加入鋼鐵企業(yè)的產業(yè)鏈中,能夠升級傳統鋼鐵制造、擴大氫氣的使用量、有效利用廢鋼以及減少鐵礦石的使用量,將形成產業(yè)結構和能源結構的雙贏局面。未來,可再生能源電力及綠氫成本將逐漸下降,碳稅價格將不斷提高,與現有燒結+焦化+高爐+轉爐的長流程工藝的建設投資、人工成本、備件費用相比,DRI+廢鋼+電爐的短流程工藝在生產成本和工程投資上更具有明顯優(yōu)勢,短流程煉鋼比例將逐年上升。以焦炭為核心的成熟的鋼鐵產業(yè)生態(tài)將逐漸替代為以氫能為核心的新鋼鐵產業(yè)生態(tài)。以氫冶金為核心的新的產業(yè)布局、技術進步、金融支撐以及基礎設施配套將逐步形成。在相對大規(guī)模風電、光伏布置的地域,如中國西北、西南地區(qū),有可能獲得大規(guī)模廉價綠電和綠氫,可在當地建設鋼鐵企業(yè),在這些地區(qū),可建設相應鐵路、管道、電網和其他貿易基礎設施與其配套;也可建立輸氫管道將氫送到外地,供其他煉鋼廠。

到2050年,鋼鐵行業(yè)將成為工業(yè)中繼化工后的第二大用氫行業(yè)。綠氫經生產、儲運后,送到煉鋼廠,生產直接還原鐵,然后在電弧爐中使用直接還原鐵生產鋼。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到2050年,氫冶金相應設備市場每年可能達到160億至200億美元,我國按照占比60%,市場規(guī)模在800億元人民幣。

03

明確氫冶金減碳路線圖

氫冶金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技術,鋼鐵行業(yè)轉型向氫冶金不可能一蹴而就。實現未來可再生能源的廉價可用性和監(jiān)管將是采用氫冶金的兩個關鍵驅動因素。盡管我國鋼鐵行業(yè)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仍需30-40年,但現在就采取行動至關重要。氫冶金必須選擇合適的技術路線、遵循一個明確的減碳路線圖。

氫能冶金技術主要有三種:富氫還原高爐、氫氣氣基豎爐和熔融還原氫冶金。其中熔融還原氫冶金尚未成熟,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很難實現工業(yè)化。從碳減排力度來看,富氫還原高爐的碳減排潛力在10%-20%,氫氣氣基豎爐的碳減排潛力為50%-98%,我國鋼鐵行業(yè)更需發(fā)展到氫氣氣基豎爐。在全氫和豎爐和富氫豎爐兩種路線來看,由于100%氫氣代碳冶金存在客觀障礙,也存在技術和經濟上的挑戰(zhàn),暫無法實現。富氫豎爐可結合氫的強還原能力和碳冶金的強放熱效應,實現煤氣的優(yōu)勢互補。富氫豎爐更適宜推廣,國外已試驗了 90%的氫氣占比是可行的。我國更適合走富氫豎爐的工藝路線。

從我國鋼鐵行業(yè)實際情況出發(fā),目前我國以長流程高爐煉鋼為主,轉化為氫能煉鋼需解決設備和工藝的問題。在產能置換背景下大規(guī)模轉換為氫能煉鋼也存不妥。而且氫能煉鋼處于研究和試驗階段,后續(xù)真正規(guī)模應用還需時間。因此近中期鋼鐵生產仍是基于長流程高爐煉鋼,氫氣氣基豎爐是未來氫冶金的主導方向。

從我國鋼鐵企業(yè)的分布區(qū)域來看,大部分產能集中在東部經濟發(fā)達區(qū)域。這些區(qū)域,電力價格較高,電解水制氫成本較高,應充分利用并發(fā)揮焦爐煤氣的作用。在輸氫基礎設施完備、可取得低廉氫氣后,可逐步發(fā)展氫氣氣基豎爐煉鐵。此外,也可轉移部分鋼鐵生產到具有廉價電力的地區(qū)。在具有較大規(guī)模廉價風電、光電的地區(qū),當地鋼企應積極探索氫冶金氣基豎爐技術,建設氫冶金示范工程,探索出一條鋼鐵工業(yè)發(fā)展低碳甚至“零碳”經濟的最佳途徑,逐步解決鋼鐵冶金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問題。

短期內,國內氫能冶金應仍以高爐富氫工藝為主。我國焦炭產量約5億噸,過程產生的焦爐煤氣可用于氫冶金。富氫還原高爐技術相對成熟,部分已實現工業(yè)化應用。近中期內,可以高爐富氫+碳鋪集利用方式實現碳減排。未來隨著廢鋼可用性增加、電弧爐占比的提升、電價和氫氣價格的降低,可利用現有豎爐設計和生產經驗,適度改進豎爐關鍵工藝和設備,達到最佳產能和最低能耗。遠期來看,需要在掌握富氫豎爐基本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可再生能源廉價化趨勢,逐步過渡到全氫豎爐。

圖表10 氫冶金技術路線選擇與減碳路線圖

1)與現有高爐技術相比的減碳能力

2)對整個鋼鐵行業(yè)減碳貢獻,與2020年相比

摘自:張真.“碳中和目標下氫冶金減碳經濟性研究”.《價格理論與實踐》

04

合作創(chuàng)新,加速推進氫冶金規(guī)?;瘧?/strong>

氫冶金不光是鋼鐵行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涉及能源、化工、鋼鐵等多個行業(yè),需要跨行業(yè)的合作創(chuàng)新。只有政府和鋼鐵企業(yè)攜力,才能實現氫冶金在鋼鐵行業(yè)中的減碳作用。

政府方面,應加強政策引導,推進氫基礎設施建設和氫冶金技術研發(fā),制定氫冶金相關標準,引導氫冶金產能置換,獎勵氫冶金氣基豎爐設備升級。政府應逐步創(chuàng)建零碳綠色鋼鐵市場,對綠色鋼鐵給予稅費支持。同時鼓勵跨國合作,確保公平開放的競爭環(huán)境。

鋼鐵企業(yè)應未雨綢繆,科學評估氫冶金技術的減排潛力及投資回報,制定可行的氫冶金技術路線。特鋼企業(yè)可探索零碳鋼鐵產品帶來的新出口機遇。龍頭鋼企應積極布局氫能煉鋼相關技術,開展示范試點。隨著未來環(huán)保成本的不斷上升,氫冶金的環(huán)保效益將會覆蓋其較高的成本,從而使企業(yè)從中獲益;在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較早布局這一領域的鋼鐵企業(yè)將有望從中得到可觀的經濟價值。

分享到:

關鍵字:氫能

中國儲能網版權說明:

1、凡注明來源為“中國儲能網:xxx(署名)”,除與中國儲能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儲能網)”的作品,均轉載與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國儲能網贊同其觀點、立場或證實其描述。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3661266197、 郵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