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經歷了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集中爆發(fā),2023年,新能源汽車將迎來自駕出行的高峰。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補能問題,也再次引發(fā)廣泛關注。
發(fā)展新能源汽車讓我國向汽車強國更進了一步。本世紀初,我國在汽車轉型的重要時期,創(chuàng)造性地將發(fā)展新能源汽車與提升產業(yè)競爭力、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空氣質量和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在一起。從“十城千輛”工程算起,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已經走過十余年歷程,并且取得突出的成績。
僅從市場規(guī)模來看,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的60%以上。在全球汽車電動化的進程中,我國率先邁出了第一步,取得了先發(fā)效應,極大增強了企業(yè)和民眾的自信。
相較于市場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在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過程中,充換電服務體系的建設成為保障新能源汽車車主整體使用感受的重要因素,以及營造良好消費市場環(huán)境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已經構建了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充換電網絡,可以初步支撐起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我國的充換電設施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但目前依然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銷量占比不斷升高 中國車企表現強勁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汽協(xié)”)統(tǒng)計分析,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盡管受到疫情和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但是,我國在稅收、補貼等方面出臺了多項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同時企業(yè)積極開發(fā)新能源汽車產品,供應鏈資源優(yōu)先向新能源汽車集中,使得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產銷的完成情況超出預期。
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在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品種中,與2021年相比,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均保持高速增長態(tài)勢。
從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角度來看,根據Clean Technica統(tǒng)計的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09.1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65%。
中國企業(yè)比亞迪憑借著184.77萬輛的銷量摘得全球銷量冠軍,全球銷量占比達到18.31%。上汽通用五菱以48.21萬輛的銷量,在企業(yè)銷量排行榜中占據第三名的位置,全球銷量占比為4.76%。此外,廣汽、上汽、長安、奇瑞、吉利、東風、哪吒、理想等中國企業(yè)也都憑借著不俗的銷量成績,排在榜單的前二十名中。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持續(xù)爆發(fā)式增長,已經逐步進入到全面市場化拓展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階段。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市場空間逐漸打開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作為重要支撐的充換電基礎設施發(fā)展也十分迅速,市場空間逐漸打開。同時為了進一步緩解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近年來我國也密集發(fā)布了相關政策進一步推進充換電建設。
2022年9月,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聯合印發(fā)《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確立了三個階段性建設目標,其中,力爭到2022年年底前,全國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區(qū)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qū)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
近日,工信部、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qū)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指出,建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新增公共充電樁(標準樁)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標準車)比例力爭達到1∶1,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充電設施車位占比預期不低于小型停車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綜合能源服務示范站。
《通知》要求,優(yōu)化中心城區(qū)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公路沿線、郊區(qū)鄉(xiāng)鎮(zhèn)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際快充網絡建設。充分考慮公交、出租、物流、郵政快遞等充電需求,加強停車場站等專用充換電站建設。推動充換電設施納入市政設施范疇,推進充電運營平臺互聯互通,鼓勵內部充電樁對外開放。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259.3萬輛,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91.6%,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持續(xù)上升,同比上升225.5%。截至2022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521萬臺,同比增長99.1%。從2022年充電基礎設施增量與電動汽車銷量的對比情況角度分析,去年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繼續(xù)爆發(fā)式增長,樁車比達到1:2.7。
在換電站建設方面,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聯盟內成員單位上報換電站1973座。省級行政區(qū)域內所擁有的換電站數量前十的分別為: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上海市、吉林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河北省。換電運營商主要有蔚來、奧動新能源和杭州伯坦,分別運營著1300座、565座和108座換電站。
中國充電聯盟預測,2023年全國將新增340萬臺隨車充電樁,隨車配建充電樁保有量達到682.1萬臺。預計新增公共充電樁97.5萬臺,其中公共交流充電樁56.5萬臺,公共直流充電樁41萬臺。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將達到277.2萬臺,其中公共交流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60.1萬臺,公共直流充電樁117.1萬臺。預計新增公共充電場(站)6萬座,公共充電場(站)保有量達到17.1萬座。
合理規(guī)劃破解難題 新能源車前途光明
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讓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進程持續(xù)保持較高水平。但是盡管如此,目前新能源汽車車主仍然面臨著“充電難”的問題。
一方面,在出行高峰期,尤其是高速出行集中期,新能源汽車車主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排隊等待充電;另一方面,大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出行需求都是城市內出行,城市內出行里程數一般都在幾十公里,因此充電頻率不高,很多充電樁都處于閑置狀態(tài)。當下,我國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之間存在結構性矛盾。換言之,現在我國的充電樁數量充足,但問題是新能源車主“找不到、用不上、充得慢”。
基礎設施建設應該以更為合理的規(guī)劃布局解決供需矛盾。
事實上,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根據車主在不同場景下的充電需求,規(guī)劃不同技術特點的充電樁。其中,直流充電樁功率較大,給新能源汽車充滿電所需時間較短,因此它適合布局在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商場等充電需求較為旺盛的地方。交流充電樁,充電時間漫長,但卻十分契合家庭用車習慣,因此適宜布局在小區(qū)停車場等地,作為私人充電樁使用。此外,根據各地的土地資源存量不同,可以在土地資源較為緊張的城市著力發(fā)展公共充電樁,特別是大功率充電樁,提高單樁的服務能力。
除了合理規(guī)劃外,基礎設施的技術革新也是破除充電難題的關鍵。相關專家指出,可以在私人充電樁上加裝通信模塊,讓私人充電樁變得像公共充電樁一樣能出現在手機App或各類平臺上,私人充電樁也可以開放給其他新能源車主付費使用。
隨著供電技術的逐漸成熟,建設“光儲充檢換”一體站也成為了可行的充電樁運營方案?!肮鈨Τ錂z換”一體站可提供光伏發(fā)電、儲能、充電、換電、電池檢測等一系列服務。既能實現清潔能源存儲就地消納,緩解大功率充電對電網的沖擊,也可以打造多元化的充換電基礎設施,滿足更多新能源汽車車主的用電需求。
顯然,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之后,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的合理建設,不僅對于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也將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及產業(yè)鏈上下游的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