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車企紛紛發(fā)布10月銷量榜單?!按鬂q”、“暴漲”、“遙遙領先”“創(chuàng)歷史新高”等字眼出現(xiàn)在各大車企的宣傳海報上。從數(shù)據(jù)上看,有些車企實現(xiàn)全年目標已無懸念。如:比亞迪、理想、廣汽埃安。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呈現(xiàn)出繁華的景象,但是繁華之下有隱憂。多家車企面臨輿論風波、人事動蕩、增收不增利等現(xiàn)實問題……這不禁讓人對車市在今年年內的表現(xiàn)充滿擔憂。
	 
01.價格戰(zhàn)又又又打起來了
10月銷量新鮮出爐,幾家歡喜幾家愁。四季度第一個月的帷幕剛剛落下,今年還剩兩個月,對于已經完成目標的企業(yè),接下來就等著迎接勝利的戰(zhàn)果,而對于另一些還沒完成目標的企業(yè),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10月,比亞迪再次刷新記錄,月銷超過30萬輛,同比增長38.4%。另外,比亞迪2023年累計銷量已有237.1萬輛,300萬輛的年目標勝利在望。廣汽埃安依舊穩(wěn)健,月銷量持續(xù)保持在4萬輛以上。
長城這一年積極“反攻”新能源汽車市場,收獲不小。10月,長城新能源汽車銷量超3萬輛,同比增長了178%,創(chuàng)歷史新高。
在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銷量遙遙領先,10月交付4.04萬輛,這也是理想月銷量再次邁過4萬輛大關。小鵬汽車交付量只有理想的一半,不過月銷2萬輛的成績也實屬不易。零跑、蔚來緊隨其后,銷量超1.5萬輛。問界也在10月終于實現(xiàn)月銷破萬輛,達到12700輛。
銷量大漲,但不少車企卻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現(xiàn)實難題。今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遙遙領先的比亞迪凈利潤達到104.13億元,同比增長82.16%,這是比亞迪單季度凈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元,成為第三季度國內最賺錢的車企。盡管營收不及上汽集團,但比亞迪凈利潤卻接近達到上汽集團的2.4倍。
不同于比亞迪的一枝獨秀,產品結構較為單一的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競爭進一步加劇、價格不斷下探、利潤空間不斷擠壓下,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zhàn)和更大的壓力。零跑汽車、賽力斯、北汽藍谷、力帆科技等車企依然面臨著規(guī)模化與盈利難題。
今年第三季度,賽力斯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6.48億元,同比下滑47.25%;凈虧損9.5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9.47億元。而報告期銷量同比下降是其營收和凈利雙雙下滑的主要原因。而零跑汽車與北汽藍谷雖然依然虧損,但實現(xiàn)營收增長的同時,虧損面也有所收窄。
馬上進入年末尾聲,為了爭奪最后的翻身機會,多家車企發(fā)起了新一輪價格戰(zhàn)。
11月1日,比亞迪汽車就宣布推出“百萬海洋感恩有禮”優(yōu)惠活動。此外,官方還推出“百萬煥新禮”、“百萬智聯(lián)禮”、“百萬充電禮”等優(yōu)惠。此外,比亞迪還推出了全系2年0息、最高8000元置換補貼等優(yōu)惠,明確沖擊年底銷量。
零跑汽車緊隨其后,宣布從11月2日開始全系車型降價,最高補貼1萬元。領克也推出了11月購車權益:11月30日之前完成領克08大定鎖單、12月31日完成提車,即可享受6000元購車補貼、免費升級哈曼卡頓23揚聲器音響、免費獲得五年NOA功能等權益。長城歐拉也推出限時3萬元的巨大優(yōu)惠。
車企這番操作透露出了不少信號,今年車市可謂是從年頭“卷”到年尾,比亞迪帶頭發(fā)起的這一輪降價潮,引起不少轟動,然而比亞迪今年已經實現(xiàn)巨大盈利,全年目標只?!?00萬”這一數(shù)字。只是不知其余車企最后兩個月在這場價格戰(zhàn)中又能取得怎樣的戰(zhàn)果。
02.“過度營銷、炮轟輿論” 賣車還是賣人設?
打完“價格戰(zhàn)”,車企也沒放過互聯(lián)網這一21世紀最大的營銷戰(zhàn)場。今年來,車企紛紛放出大招,“卷”出新高度,拼大定、拼訂單,營銷也玩出新花樣,在“舞文弄墨”中,過度營銷的風氣開始盛行。
最為明顯的就是華為和它的“遙遙領先”。
“遙遙領先”最早出現(xiàn)在2020年10月22日的華為Mate40系列發(fā)布會上,余承東在介紹華為手機的各項數(shù)據(jù)時,多次用“遙遙領先”來形容華為與同行的差距。據(jù)統(tǒng)計,他在整場發(fā)布會中共說了14次“遙遙領先”,幾乎涉及手機的各個方面。
今年9月舉行的問界新M7發(fā)布會,余承東在現(xiàn)場也至少提及了五次“遙遙領先”,20多次“領先”。
“遙遙領先”這個詞并不新鮮,但因為華為余承東在公開場合的“高頻”使用而成為網絡流行語。隨后“遙遙領先”仿佛成了打開通向成功大門的鑰匙,被越來越多的人在各種場合提及?!斑b遙領先”的爆火,引發(fā)了市場對“遙遙領先”商標的搶注潮,9月以來,已經有40多個“遙遙領先”商標顯示在注冊申請中,這其中就包括華為申請的兩個。
在圍繞“遙遙領先”展開的一場場猶如鬧劇的傳播后,有人提出,華為申請注冊“遙遙領先”格局小了。
在商業(yè)宣傳中,企業(yè)的表述應當真實、準確,不得夸大其詞,誤導消費者。將“遙遙領先”注冊為商標則意味著在公司的某種隱性宣傳中,這一明顯的誤導性表述是被允許的。
一時之間,華為和“遙遙領先”被推上風口浪尖。
與此同時,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在接受采訪時,怒斥問界造假,再度引起熱議。據(jù)悉,銷售狀況火熱的問界新M7此次大力宣傳其AEB主動安全,即使在90Km/h的高速下也能及時剎停。針對問界M7這堪稱業(yè)內第一的AEB主動安全系統(tǒng),何小鵬卻表示,這種宣傳實際上就是在造假。
一場對話,兩家企業(yè),四方驚動。這并非何小鵬首次公開“開炮”。在10月的小鵬汽車科技日上,小鵬汽車直接把“‘嘴強’王者可能影響輿論,真搞技術才能創(chuàng)造未來”打在了大屏幕上,何小鵬在演講中還使用“民間小視頻”的說辭來暗諷友商AEB路測視頻。
11月3日晚間,余承東在朋友圈發(fā)文回擊何小鵬稱,“連AEB是什么,居然有車企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呢!跟有人說智能駕駛就是忽悠,幾乎如出一轍!”此話除了回擊何小鵬,還暗諷此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謂的自動駕駛,都是扯淡,都是忽悠,是一場皇帝的新裝”的言論。
“高端的商戰(zhàn)打到最后,都是樸素的罵戰(zhàn)?!贝搜怨徊惶?。炮轟對家,何小鵬和余承東是真耿直,還是假人設況且不論。但顯而易見的是,與對他人的嚴苛不同,車企對自己的高調宣傳卻“毫不手軟”。車企的產品在越來越多限定詞下宣傳“最大、最好、最遠、最便宜”?!按鬂q”、“暴漲”、“瘋漲”“遙遙領先”“創(chuàng)歷史新高”等字眼更是頻頻出現(xiàn)在各大車企的宣傳海報上。
在凱聯(lián)資本研究院院長由天宇看來,自從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靠講故事賣車、賣品牌、賣情懷,也讓自己成為特斯拉最好的品牌代言人之后,這種營銷方式就被證明有利于車企的宣傳和發(fā)展。
于是在馬斯克之后,國內的自主車企紛紛效仿,越來越多的幕后汽車人走到了臺前。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車企高層愈發(fā)高調起來。不知從何時起,車企之間除了技術的較量,聲量的較量也成為車企關注的重點。但這究竟能有幾分利于造車,馬斯克站在遠處笑而不語。
03.人事動蕩 江山不穩(wěn)
“外患”難解,“內憂”不斷,除了外界的質疑,車企內部人事動蕩也在年底集中爆發(fā)開來。
首先是長城汽車,長城汽車旗下品牌可謂讓人眼花繚亂,此番長城汽車新一輪人事變動也是涉及多個品牌。10月,在全新車型魏牌高山正式上市前夕,魏牌CEO兼坦克及魏牌營銷總經理陳思英通過社交平臺確認了業(yè)內關于其離職的傳言。
隨后11月,長城汽車CGO李瑞峰在其社交平臺表示,劉艷釗兼任魏牌和坦克品牌總經理,負責魏牌及坦克品牌全面管理工作。
在今年長城汽車面臨嚴峻市場挑戰(zhàn)的情況下,坦克是長城汽車主要的增長點。但是作為長城汽車高端化轉型的重要布局,魏牌自2016年誕生以來,發(fā)展的道路并不平坦。
10月30日,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在三季度業(yè)績溝通會上表示?!翱陀^上講,魏牌的品牌很弱,藍山和高山都是通過換賽道競爭的邏輯進入市場的,魏牌的市場表現(xiàn)以及高山、藍山的市場表現(xiàn),不能與2023年成熟品牌的市場邏輯和市場進行對比。反而要用造車新勢力3~4年前入市的邏輯去看,當然魏牌的整體速度非常快,因為友商做了太多的探索,提供了太多的經驗讓我們思考。”此次再換“執(zhí)劍人”,可以看出長城對魏牌依舊抱有眾望,期待通過更換主帥,讓魏牌重新啟程。
相比于長城汽車只是戰(zhàn)略性調整,另外幾家新勢力的難題卻沒那么簡單了,多家新勢力車企開啟了大規(guī)模裁員。
11月3日,李斌發(fā)布了一封全員信表示,將減少10%左右的崗位,具體調整會在11月完成。按照蔚來2023年中報的數(shù)據(jù),截至2023年6月30日蔚來汽車的員工人數(shù)為26763人,這次裁員的規(guī)模將達到2600人。
憶往昔,李斌曾表示:“只要能發(fā)出工資,輕易不干裁員這事”,結果不到一年就扛不住了。按照李斌信中所說,未來兩年會是汽車行業(yè)變革期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外部環(huán)境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要想贏得參與決賽的資格,必須進一步提高執(zhí)行效率,并確保關鍵業(yè)務有足夠的資源投入。為了確保核心關鍵技術的長期投入,優(yōu)化要素確保優(yōu)先事項,降本提效,裁員似乎也成為蔚來不得已的選擇。
裁員背后是蔚來巨大的資金壓力。財報顯示,截至上半年結束,蔚來在手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為137.24億元,短期借款48.34億元,長期借款的即期部分達72.25億元,短債合計超120億元,也就是說,蔚來的現(xiàn)金流其實已經十分緊張。按照蔚來上半年凈虧損109.26億元的速度,現(xiàn)金流撐不了太久。
據(jù)悉,高合汽車也正在裁員,比例甚至高達20%,有的部門甚至被裁了50%。這是高合歷史上首次如此大規(guī)模的裁員。對此,高合汽車方面一直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表示傳言不實。顯然,高合汽車也正面臨著資金緊張、銷量低迷、市場前景堪憂的困境。
04.顧頭不顧尾 售后要“崩盤”?
盡管蔚來裁員一事有些出人意料,但不少人也認為將攤子收縮,把精力和資金用在提升產品競爭力,提升銷量,保障售后服務是車企如今最正確的選擇。
隨著智能車輛銷量增長迅速,車企售后服務系統(tǒng)承壓嚴重,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消費者投訴增多,如OTA升級不及時、多次維修依然新舊問題不斷、新能源汽車維修過度、4S店轉讓消費者權益受損等問題愈發(fā)凸顯,智能汽車正面臨期待值管理失控。
數(shù)百名小鵬P5車主近日發(fā)出了“致何小鵬及小鵬汽車車主、準車主的聯(lián)名信”,將智能汽車的售后問題赤裸裸擺在大眾面前。今年10月24日,小鵬汽車宣布XNGP將在年底支持25到50個城市的自動駕駛。XNGP包含了CNGP功能,小鵬新款G6、G9、P7i等車型都將得到更新。對此,P5車主表示,其他新款車型更新的同時“卻對小鵬曾引以為傲的P5的P版車型的更新不置一詞,可見P5的P版車型已無緣此次更新”。最早為小鵬NGP買單,最早深度體驗“智駕”的用戶,卻成了第一批“韭菜”。P5車主們認為,他們被小鵬汽車“拋棄”了。
而在小鵬汽車之前,領克也遭遇過車主維權事件。
今年3月,幾十位領克車主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對于領克汽車銷售時宣傳的OTA升級功能存在異議?!拔覀兿MI克汽車能夠履行承諾,給老款車型持續(xù)OTA升級,盡快修復車機系統(tǒng)問題。同時,我們希望盡快安裝領克最新車機系統(tǒng)并持續(xù)維護升級,為我們提供更好的車載體驗和行車安全保障?!币晃活I克車主對記者表示。
OTA升級曾經是智能車輛引以為傲的賣點,如今似乎也成了它的槽點。就連特斯拉也曾因為OTA升級變相“鎖電”被投訴,5月12日,一批美國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車主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地方法院對特斯拉提起集體訴訟,理由是自動軟件更新減少了續(xù)駛里程或導致電池故障,此外還有車輛的電池包在軟件更新后損壞。
智能汽車誕生初期,“OTA”的標簽讓用戶對產品充滿期待,包括城市輔助導航、高級自動駕駛等功能作為智能化、電動化時代的最大亮點,也成為車企對外宣傳的最大賣點。但彼時囿于政策標準、交付時間、開發(fā)周期等影響,許多功能僅僅在口頭上承諾,并未真正上車,車企將后續(xù)OTA當做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說辭”,但隨著這些技術“期貨”遲遲未能交付,用戶不干了,多家車企服務“暴雷”,最終奏成一曲“離殤”。
OTA是把“雙刃劍”,競爭時可以用于打擊對手,但做不好則可能傷己。車企要加強業(yè)務管理,設立統(tǒng)籌部門,推動協(xié)調支撐,統(tǒng)一、嚴格、持續(xù)的管理。車夫咨詢合伙人曹廣平建議,車企對這一業(yè)務流程需要重新梳理,對技術規(guī)劃、技術立項、產品規(guī)劃、產品開發(fā)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尤其是OTA升級、產品升級、商改等,要做好詳細調研、周密規(guī)劃、謹慎宣傳,尤其要做好合法合規(guī)的審查。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非常清醒地認識到,現(xiàn)在是新能源汽車的“戰(zhàn)國時期”,遵循優(yōu)勝劣汰的市場規(guī)律,最后能夠堅持下來,并成為世界性品牌的企業(yè)不會超過十家。盡管過程亂象叢生,但智能汽車發(fā)展進入白熱化已是事實,這場“諸侯之戰(zhàn)”也正迎來關鍵時刻。
走到如今,車企需要重新思考未來的產品規(guī)劃和市場格局,只賣車是不夠的,汽車產業(yè)是個系統(tǒng)工程,要從定位、設計、銷售、服務整個鏈條重視用戶需求。畢竟得消費者才能得天下,若還只是“畫餅”,不好好用心造車,一些車企恐怕熬不到下一個“賽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