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
電化學儲能經(jīng)濟性評價的特有問題
與常規(guī)新能源項目不同,電化學儲能具有需要更換電芯、存在容量衰減、收益渠道多元等特點,因此常規(guī)的新能源概算軟件無法適用電化學儲能的經(jīng)濟性評價,需要結合電化學儲能的獨有特點和地方政策要求進行精算。
電化學儲能項目具有以下特點:
01.運營期內需更換電芯
電化學儲能系統(tǒng)在運營周期內需要更換1次電芯,相當于在換電年份進行一次小型基建,當前主流的新能源概算軟件難以對二次投資進行準確處理,通常以其他類型支出或者短貸處理換電費用,這種方式會導致計算精度出現(xiàn)偏差。
02.需考慮容量衰減和放電深度
儲能系統(tǒng)隨著使用次數(shù)和年限的增加,會發(fā)生容量衰減,因此其充放電量是動態(tài)變化的,需要逐年進行計算。另一方面,儲能的放電深度一般為90%,也需在電量計算中予以考慮。
03.收益模式多元,且存在“一省一策”、“多種收益疊加”等特點
與新能源主要通過售電獲取收益的模式不同,新型儲能收益渠道較為多元,包括容量租賃、峰谷套利、承擔輔助服務、容量電價、容量補貼等多種形式,且各省差異較大,需要結合地方儲能政策要求,對各種可能收益進行綜合測算。
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
結合我們在多個省份實際儲能項目經(jīng)濟性評價中的經(jīng)驗,提出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如下:
1.關于換電
可考慮在運營期第10年更換電芯,以項目結存現(xiàn)金、資本公積支付更換電芯費用的20%,剩余的80%換電費用通過引入長期貸款解決,或者換電費用不考慮貸款,按照一次性追加投資考慮。
2.關于容量衰減和放電深度
綜合考慮實地調研情況及電池廠家提供的信息,鋰電儲能項目可考慮按照首年容量衰減5%,之后每年衰減約2%,直至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為止,更換電芯后,將再次開始上述容量衰減過程。儲能的放電深度可按90%考慮。
3.關于收益測算
目前主要的收益渠道包括容量租賃、峰谷套利、容量補貼和輔助服務收益等。在具體測算中,我們需嚴格按照當?shù)氐膬δ苷咭?,對上述模式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綜合測算。
需要注意的是,若同時考慮獲取容量租賃和輔助服務收益,需考慮輔助服務收益與承租方按適當比例分享,或者在不考慮與承租方分享輔助服務收益的情況下,結合市場供需形勢,適當降低租賃價格。
算例分析
結合上述分析,下面結合江蘇省儲能政策要求,以一個100MW/200MWh的獨立儲能電站為例進行經(jīng)濟性測算。主要參數(shù)設置如下:
按照上述設置,經(jīng)濟性評價結果如下表所示。換電費用考慮貸款情況下,項目資本金內部收益率(IRR)為14.6%;換電費用不考慮貸款情況下,IRR將降至13.0%。
能建時代研究院結合電化學儲能獨有特點和各省儲能政策要求,開發(fā)了一款電化學儲能經(jīng)濟性評價軟件,可對換電參數(shù)、容量衰減、放電深度、運營年限等進行定制化設置,并可兼容各種商業(yè)模式下的收益測算。
[軟件操作界面]
[參數(shù)設置]
[計算結果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