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7月12日,光谷黃岡科技產業(yè)園,一間高大的廠房內,千噸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剛剛收工,一種黑色粉末被打包進鋁制袋,將運往韓國。這是武漢啟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接到的首筆海外百萬大單。目前,生產線已實現穩(wěn)定化量產,年產值逾8000萬元。
這條生產線是湖北工業(yè)大學理學院副教授胡培科研團隊研發(fā)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成果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同類產線。在這條生產線上,配比好的磷、鐵、鈉等原材料經過研磨、噴霧、燒結、粉碎等環(huán)節(jié),變成定制化的鈉離子電池正極產品。
正極材料是電池核心關鍵材料,其性能直接影響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環(huán)壽命等各項核心性能指標。相比目前市場上普遍使用的鋰電,鈉離子電池因其成本低、低溫性能好、穩(wěn)定性高,正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補充。
胡培介紹,他從博士后階段就一直瞄準鈉離子方向深入研究,2021年4月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到湖北工業(yè)大學后,圍繞聚陰離子路線開發(fā),解決聚陰離子復合磷酸鐵鈉應用技術瓶頸。實驗室驗證表明,相較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在極端溫度下仍可保持穩(wěn)定,在所有安全項目測試中,均未發(fā)現起火。鈉離子電池充電速度是鋰電池的3到5倍,可實現5分鐘充電80%。更重要的是,我國鋰資源缺乏,對外依存度超過七成,亟待研發(fā)出新的儲能資源進行補充或替代。
去年9月,胡培團隊以技術作價入股武漢啟鈉新材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啟鈉”),建立千噸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經過近一年的磨合,寧德時代、雙登集團、力神電池等客戶反饋,產品性能卓越。
生產線的快速投產,得益于團隊在技術路線開發(fā)方面的領先,也與一項成果轉化改革密不可分。
“我們在一年內完成了5輪風險投資,共融資1.37億元,學校把成果完全交給我們支配,明顯感覺到轉化更加輕松、便捷?!焙嗾f,科技成果轉化是個老課題,幾年前,他有項技術剛剛突破不久,就有企業(yè)找他轉化,但當時投資方一聽到是學校的產權,涉及成果評估、市場詢價等繁雜的手續(xù),轉化時間長,就不愿意來投。
2020年10月,湖北工業(yè)大學成為全國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直面高校職務科技成果“不敢轉”“不愿轉”“轉不快”等痛點、難點問題,實施職務科技成果統一賦權,最大限度讓利科技人員,固定收益分成——學校僅提取4%的收益或10%的對應股權,其他收益全部歸成果完成人(團隊)所有。為幫助科研團隊打消顧慮,學校還建立了科研團隊盡職免責制度。
2023年,“武漢啟鈉”獲招商局創(chuàng)投、廣發(fā)信德等央企以及多家知名投資機構投資,完成5輪上億元融資,榮獲2023年度光谷瞪羚企業(yè)高價值十強企業(yè),入選2024年度第一批湖北省創(chuàng)新型中小企業(yè)。
據了解,鈉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相對鋰離子電池仍存在不足。同樣體積的鈉離子電池由于能量密度低,蓄電量遠不如鋰電池?;谶@些客觀因素,鈉離子電池能在雙輪電動車、老人代步車等小動力領域發(fā)揮作用,未來還可大規(guī)模應用于儲能領域,助力能源安全保障。
胡培介紹,為滿足持續(xù)增長的市場需求,“武漢啟鈉”將開建萬噸產線,打造集科研、檢測、工業(yè)展示、科技孵化等各項配套功能協調統一的產業(yè)基地,進一步奠定國內最大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制造商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