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近日,長興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湖能谷)決定聯合主辦碳中和能源院士高峰論壇暨第四屆中國國際新型儲能技術及工程應用大會。大會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會聯合南方科技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院等儲能領域的100余家單位共同舉辦,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會儲能應用分會和中國儲能網共同承辦。會議以“開拓新質生產力,推動儲能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并將于2024年8月24-26日在深圳鵬瑞萊佛士酒店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太湖能谷產業(yè)發(fā)展副總孫至杰博士將在8月24日下午“長時儲能技術及應用專場”分享《新一代儲能技術及賦能的智慧農業(yè)》主題報告。太湖能谷TEC-Engine?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為每個電池配備了‘在線醫(yī)生’,延長了70%-100%的電池循環(huán)壽命,實現高安全、更環(huán)保、低成本、長壽命等特點的有機統一。
太湖能谷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鉛碳電池儲能系統為起點,全場景布局的智慧儲能智慧能源平臺。
公司研發(fā)的電池生命周期控制技術TEC-Engine可以大幅提升鉛碳電池儲能系統的使用壽命,提供兼具經濟性和安全性的全場景智慧儲能解決方案,同時,太湖能谷技術也促進了傳統鉛酸蓄電池制造業(yè)的轉型升級。
太湖能谷的電池生命周期控制技術TEC-Engine是全球獨創(chuàng),采用了拓撲熵補償控制技術,可以大幅延長鉛碳電池儲能循環(huán)壽命,且原理上普適于鋰電、鈉電、水系鋅基等不同類型電化學電池。
湖州綜合智慧零碳電廠“和平儲能”項目
當前儲能行業(yè)多種技術路線并存。在國家政策“支持和鼓勵新型儲能多技術路線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鉛碳電池儲能也得到一定規(guī)模的應用。數據顯示,鉛碳電池儲能裝機容量占全部電化學儲能裝機的10%左右,如果按功率計算,則有不到3%的市占率。
太湖能谷致力于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解決鉛碳電池儲能循環(huán)壽命偏低的難題。在使用了太湖能谷獨家的TEC-Engine技術后,鉛碳電池儲能系統的循環(huán)次數可以從800次提升到1600次以上。且度電成本最低可以達到0.25元,僅相當于磷酸鐵鋰儲能系統的60%左右。
成本問題這一短板補足后,鉛碳電池儲能可以做到兼顧經濟性與安全性。這高度契合了國央企投資方對于儲能安全性的要求。太湖能谷也憑此與多家大型央企、國企建立了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包括國家電投、中國華能、中國華電等,打造了一系列的鉛碳電池儲能項目標桿案例。在原材料方面,太湖能谷計劃深度參與上游鉛材料供應鏈,到2024年將鉛的采購成本降低1/3。技術降本層面,公司計劃聯合產業(yè)方布局下一代鉛碳電池技術(Next Generation Adanced AGM電池),到2025年將TEC-Engine驅動的鉛碳電池儲能系統的循環(huán)次數提升至3000-4000次。
根據太湖能谷規(guī)劃的降本路徑,預計到2026年太湖能谷的鉛碳電池儲能系統的度電成本將低至0.1元以下,比抽水蓄能的度電成本還要低很多。
太湖能谷方面表示,本質安全超低成本的鉛碳電池儲能系統未來有望重塑儲能市場格局,預計2024年鉛碳電池儲能將占到國內新型儲能容量的1/4,到2028年儲能裝機量進入TWh時代后,鉛碳電池儲能將占到國內新型儲能裝機量的一半以上。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zhàn)略背景下,大規(guī)模的新能源發(fā)電并網對電網消納能力提出挑戰(zhàn),為新能源配儲打開巨大市場空間;同時隨著峰谷價差明顯拉大,促使工商業(yè)儲能在經濟性催化下快速起量。隨著儲能需求增加,具備安全性、經濟性且短期內可實現大規(guī)模應用的技術路線將率先得到推廣和應用。
為期三天的大會共設置12個專場論壇,包括:大會開幕式暨碳中和能源高峰論壇暨特邀院士專場、新型儲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專場(上、下)、長時儲能技術及應用專場、虛擬電廠專場、工商業(yè)儲能專場、新型儲能電池專場、新型儲能與電力市場、智能微電網專場、儲能國家標準宣貫專場、新型儲能技術青年科學家論壇(上、下)等。
大會期間還將重點發(fā)布《2024年中國液流電池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等研究成果。預計有來自政府機構、科研院所、電網公司、發(fā)電集團、系統集成商、儲能裝置企業(yè)、能源服務商、項目開發(fā)企業(yè)、投融資機構等1000余位業(yè)界同仁參會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