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8月24日,2024碳中和能源高峰論壇暨第四屆中國國際新型儲能技術及工程應用大會與新型儲能技術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深圳正式舉辦。大會開幕式上,天合儲能產品研究院院長楊凱做了題為《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下儲能系統(tǒng)如何突圍》的主題報告演講。
天合儲能產品研究院院長楊凱
楊凱表示,儲能在電力系統(tǒng)起“蓄水池/調節(jié)器”作用,在能源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全球電化學儲能近幾年飛速發(fā)展,預計2028年全球儲能裝機量將超過1000GWh。
儲能行業(yè)安全事故頻發(fā),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產品性能問題不斷,價值回歸遙遙無期。2023年導致電化學儲能非計劃停運的主因是電池和PCS。2023年有337次非計劃停運由電池導致,占比達到32.72%,超過70%事故項目運營未滿3年。
楊凱認為,安全是儲能行業(yè)永恒的話題,安全有底線,安全無上限,安全可以做各種各樣的設置,但是無限地加安全會增加很多成本,需要從電芯層面、系統(tǒng)層面等多個維度,解決安全性的問題。
楊凱表示,技術發(fā)展雖然百花齊放,但大家的技術基本上大同小異,也面臨著很多技術穩(wěn)定性的問題,非計劃性停運造成了很大影響,一個是不調用,還有一個想調用卻調用不了。電芯在前幾年主要反應在電芯一致性上,規(guī)模特別大的一個廠站有幾百萬個電芯,只要一塊電芯出了問題,整個集裝箱就會停止運行。
談及天合儲能的破局策略,楊凱圍繞牢筑安全底線,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降本增效、全方位主被動安全保等方面進行了分享。針對如何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驅動真正實現(xiàn)儲能的價值回歸的行業(yè)話題,楊凱從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提升、能效提升、吞吐量提升四個角度為大家打開了思路。
會議現(xiàn)場
最后,楊凱提出三個方面建議,一是防止內卷、防止低價競爭;二是從質量角度考慮競爭,提高質量,提高安全;三是從性能角度來抓住客戶,提高壽命,提高效率。
(本稿件由中國儲能網獨家原創(chuàng),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