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1区在线|久久久综合国产剧情中文|午夜国产精品无套|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人人操人人干人人草|一区二区免费漫画|亚洲一区二区a|91五月天在线观看|9丨精品性视频亚洲一二三区视频|国产香蕉免费素人在线二区

中國儲能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 首頁 >儲能技術>鋰離子電池 返回

三元電池中的CO2到底來自哪?

作者: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 來源:能源學人 發(fā)布時間:2018-11-04 瀏覽:次

文章亮點:

Li2CO3會產生CO2,但不是電池中CO2的主要來源;

在排除電解液干擾的條件下,NCM中逸出的氧原子是電池中CO2的主要來源。

從便攜式電子產品到大規(guī)模儲能應用,鋰離子電池(LIBs)一直被給予極大期望。對于以富鎳層狀氧化物作為正極的LIB來說,在眾多的副反應中,CO2的產生很值得注意,因為它對電池的傷害程度非常大。在充電過程中的每個循環(huán)都可觀察到CO2產生,當考慮多個循環(huán)的影響相加時, CO2氣體積累的影響最大。因此,抑制其產生以及弄清其產生源頭是非常有價值的。

過去的許多研究都提出了對二氧化碳演變起源的見解,這包括有機碳酸鹽電解質的電化學氧化,NCM表面上殘余碳酸鋰(Li2CO3)的分解,以及高電位下NCM釋放的晶格氧對有機碳酸鹽電解質的化學氧化。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幾種機理尚未達成一致,因此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近日,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Torsten Brezesinski教授通過在差分電化學質譜-電化學紅外光譜(DEMS-DEIRS)中實施同位素標記和電解質替代,確定了在高電位下,富Ni的NCM正極上產生CO2的機制。作者還對NCM622表面上殘留的Li2CO3進行了碳同位素標記(13C),這有助于確定Li2CO3對CO2的產生是否有貢獻。此外,作者通過用不含氧原子的丁腈代替電解質中的碳酸酯溶劑,可用于確定CO2是否還來源于電解質分解。

作者首先通過高溫O2處理除去NCM622樣品表面的天然Li2CO3層,隨后將其暴露于13CO2在樣品表面形成具有13C標記的Li2CO3層。實驗結果顯示,12CO2在每個循環(huán)中都會產生,但13CO2主要在第一個循環(huán)中產生,在隨后循環(huán)中迅速減少。與13CO2量相比,12CO2在每個循環(huán)中都會產生,積累量逐漸增大。

以樣品13C-wet-1h為例,其表面上的Li2CO3是13C在系統(tǒng)中唯一的來源,同時電極在工作前后Li2CO3的量的差值正好與產生的13CO2量相一致,因此一部分的CO2確實來源于Li2CO3。另外,電池中12CO2還是源源不斷的產生,但本實驗中使用不含氧原子的丁腈代替了電解質中的碳酸酯溶劑,這也就意味著12CO2中的氧原子來源于正極材料。

圖1. 13C-wet-1h測量DEMS-DEIRS期間的工作電極電位(vs Li+/Li)和CO2,CO和O2的生成速率

圖2. 13C-wet-1h粉末,預工作電極和工作后電極上測量的Li2CO3量與在電極上DEMS-DEIRS實驗期間檢測到的CO2累積量相比較。

圖3. 在DEMS-DEIRS實驗期間,每個循環(huán)產生的氣體。

在本次試驗中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Li2CO3會產生CO2,但同時也證明了Li2CO3不是CO2的主要來源。在不考慮電解液氧化分解的條件下,NCM材料中逸出的氧原子與電解液反應是電池中CO2的主要來源。

Toru Hatsukade, Alexander Schiele, Pascal Hartmann,Torsten Brezesinski, and Jürgen Janek, The Origin of Carbon Dioxide Evolved during Cycling of Nickel-Rich Layered NCM Cathode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DOI:10.1021/acsami.8b13158

分享到:

關鍵字:三元電池

中國儲能網版權說明:

1、凡注明來源為“中國儲能網:xxx(署名)”,除與中國儲能網簽署內容授權協(xié)議的網站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儲能網)”的作品,均轉載與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國儲能網贊同其觀點、立場或證實其描述。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3661266197、 郵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