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隔膜:進口替代空間最大的鋰電池材料之一
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四大鋰電池原材料中,隔膜是唯一一個還沒有完成國產化的,ATL、力神、光宇、比克等內資電池廠仍在廣泛使用進口隔膜,進口的比例預計在20%左右,進口替代的空間仍比較大。2015 年,全球的前五大隔膜廠商都是外資企業(yè),我國排名第一的星源材質只排全球第六名,未來優(yōu)秀的內資供應商既可以享受行業(yè)的增長,還能夠吞食外資企業(yè)的市場份額,提升市場占有率。
濕法隔膜性能更優(yōu),代表著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
隔膜的兩種主流制備工藝是干法單拉和濕法。干法單拉隔膜微短路幾率高,且由于橫向拉伸強度差因此無法做的很薄,而濕法隔膜沒有微短路的問題,最薄能做到5 微米厚,唯一的缺陷是熱穩(wěn)定性差、高溫下容易收縮,而這一缺點可通過在基膜上進行陶瓷、PVDF或芳綸涂覆被完全克服。因此濕法隔膜在性能上已占有全面的優(yōu)勢。
17、18 年濕法隔膜需求分別達7.0、11.0 億平方米,復合增速68%目前,干法隔膜已完成進口替代,但濕法隔膜仍大量依靠進口、每年的進口額達干法隔膜的8 倍左右。且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領域,干法隔膜的使用率仍比較高。因此在國內,2015 年濕法隔膜占隔膜總產量的比例僅為37.7%,遠低于全球的65.6%。未來,通過對進口濕法隔膜和國內干法隔膜的雙重替代,國內濕法隔膜的滲透率將逐步提升。我們測算2017、2018 年,國內濕法隔膜需求分別達7.0、11.0 億平方米,復合增速高達68%。
高設備投入+長調試認證期,17 年濕法隔膜的供需仍然偏緊16 年,一線濕法隔膜企業(yè)的實際有效產能不足2.5 億平米,與全年4.6 億平米的需求相比,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16 年濕法隔膜的價格不但沒有下滑,還有小幅的上漲(由4.6 元到4.8 元每平米),行業(yè)景氣度非常高。展望17、18 年,在一、二線濕法隔膜企業(yè)均考慮的情況下,2017 年濕法隔膜的供求基本平衡,2018 年將進入產能過剩狀態(tài)。但我們認為,濕法隔膜的設備投入非常高,其設備調試和客戶認證的過程也非常漫長,整個投入周期要長達3 到5 年,因此二線濕法隔膜企業(yè)的產能釋放進度可能比預期中慢很多,2017 年濕法隔膜大概率還是供求偏緊的狀態(tài),2018 年將轉入供求平衡期,未來兩年濕法隔膜不會出現大面積的產能過剩,行業(yè)將維持景氣度較高的狀態(tài)。
從資金、工藝、客戶、業(yè)務純度四重維度篩選投資標的
濕法隔膜是資金密集型行業(yè),進入上市公司平臺的隔膜企業(yè)更具資金優(yōu)勢;濕法隔膜的工藝難度高,而擁有量產的高良率產線的隔膜企業(yè),已經掌握了生產工藝,其新建產線的調試周期短、產能釋放速度快;濕法隔膜的成本中,設備折舊、人工、能耗等固定成本占70%,因此產能利用率是成本的最主要決定因素,而具備優(yōu)質客戶資源的隔膜企業(yè),產能利用率有保障,只需產能釋放后即可獲得穩(wěn)定的銷售收入和利潤。此外,隔膜業(yè)務純正度高的公司,估值水平有上行空間。綜合資金實力、工藝水平、客戶結構和業(yè)務純度,我們較看好干法隔膜王者、最純隔膜標的星源材質(300568.SZ)和在濕法隔膜領域耕耘多年、2 億平方米產線即將釋放、儲備客戶資源豐富的雙杰電氣(300444.S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