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日本福島報道2015年2月23日,比亞迪在日本京都交付5臺純電動巴士K9,實現(xiàn)中國汽車工業(yè)在日本市場60多年“零”的突破。彼時,日本媒體還在觀望,部分日本網(wǎng)民的態(tài)度則反映出汽車強國的“余威傲慢”:“還不知道一年后是啥樣兒,估計跑著跑著就散架了?!彼哪旰蟮纳虾\囌梗毡尽捌こ卟俊庇讶耸治掌こ?,從車內(nèi)到車底,一絲不茍地用工匠精神觀察測量比亞迪全新宋Pro,手中還拿著印有“TOYOTA”標志的資料。與此同時,前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海茲曼、現(xiàn)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以及大眾汽車集團全球CEO迪斯等一行“高管天團”更是在第一時間趕赴比亞迪展臺,向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取經(jīng)。從汽車強國日本到德國,業(yè)界對比亞迪耕作新能源市場的能力與信心逐年加強。5月18日,在日本海拔1400多米的高原濕地尾瀨國立公園,比亞迪第四次向日本交付純電動巴士。這也是東日本第一次導入量產(chǎn)型的純電動巴士,中國品牌比亞迪再次領先。
	 
征戰(zhàn)日本心得
在汽車強國日本贏取人心最好的方式,是提供比本土品牌更靠譜的服務和解決方案?!皬囊婚_始,比亞迪在日本的形象就不簡單是一家汽車制造商,在推廣電動大巴的同時,我們更注重強化在日本民眾心中’新能源組合方案提供商’的角色?!?比亞迪日本分公司副社長花田晉作對《華夏時報》記者稱。
“打破日本民眾固有觀念最好的方式,是告訴他們比亞迪不僅生產(chǎn)/提供電動大巴,還提供完善的電池保障,以及更有性價比的太陽能儲能解決方案?!?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日本資深汽車運營專家,花田晉作比大多數(shù)面對日本市場“盲狙”的中國車企員工更了解本土市場的消費心理。這才是比亞迪汽車在日本市場“無備胎”模式的核心——與其和較真的日本人大談新能源普及意義,不如在這個環(huán)保意識濃厚的國度強化自身的服務理念和新能源綜合運營補給方案,看似比亞迪沒有完全展示真正的華為式“備胎”內(nèi)核,而實質(zhì)上卻是深度切準了發(fā)達汽車消費市場用戶的心里要害,對于驗證海外市場的比亞迪而言,除了過硬的電動化技術積累,這是比有形的“備胎”更具市場驗證能力的武器。據(jù)《華夏時報》了解,目前比亞迪與日方就深度的儲能+電動大巴運營方案合作已初步達成共識,不久之后很有可能向外界傳遞體量驚人的海外儲能合作方案。
與此同時,針對日本市場提供定制化的產(chǎn)品同樣重要,“繼京都市導入比亞迪大型巴士之后,本次是日本第一次導入中型純電動巴士。而且,在東日本也是第一次導入量產(chǎn)型的純電動巴士?!?會津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會津巴士) 社長佐藤俊材稱?,F(xiàn)階段,比亞迪已成為日本市場純電動巴士第一品牌:在市場方面,從一個城市到多個城市;在產(chǎn)品方面,從一款巴士到多款巴士;在應用場景方面,從公交車,到港口接駁,再到景區(qū)接駁。目前,日本市內(nèi)公交巴士市場每3臺純電動巴士中就有1臺由比亞迪提供。奧運定制化契機“未來,比亞迪計劃向日本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新能源產(chǎn)品組合,包括純電動巴士、卡車、叉車等更多純電動車型,以及更多型號的太陽能產(chǎn)品和儲能產(chǎn)品?!北葋喌蟻喬囦N售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劉學亮表示。而在這多元化新能源產(chǎn)品組合中,計劃在2020年交付、為日本市場量身定制的純電動巴士J6被比亞迪寄予厚望。
據(jù)花田晉作介紹,今年3月25日,比亞迪在日本東京發(fā)布了這款新車J6,J6車型是比亞迪抓住東京奧運契機為日本市場量身打造的車型,J6的一大亮點在于車身小巧和低地板設計,很好地滿足了日本老齡化社會需求,在日本狹窄的街道上也都能暢通無阻。此外,J6車型成本優(yōu)勢明顯,“每輛J6售價約195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23萬元。在日本,同樣大小的柴油巴士單價約18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13萬元。而在全生命周期內(nèi),與傳統(tǒng)燃油車相比,純電動巴士可節(jié)省燃料費等運營成本遠遠超過10萬元。 ”比亞迪日本分公司的一位高管透露,第一批J6車型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夕交付日本用戶。而比亞迪方面的保守預計是,伴隨J6明年的交付,未來五年內(nèi)實現(xiàn)1000臺的銷售計劃是可實現(xiàn)的。真正“無備胎”模式內(nèi)核如果說比亞迪電動大巴在新能源局部市場“無備胎”模式的開伐,依靠的是對日本市場獨特的理解和執(zhí)行力,那這套新能源組合拳能在日本乃至全球市場實力闖關的背后,則需要硬碰硬的汽車行業(yè)生產(chǎn)技術作為市場敲門的基石。
2010年,比亞迪收購“日本三巨頭”之一荻原旗下的館林模具工廠,引發(fā)行業(yè)轟動。這家曾為奔馳、通用、豐田、捷豹、沃爾沃等知名汽車品牌提供車身模具的工廠在運作60年之久,在全球汽配市場積累足夠口碑后,被比亞迪收入麾下,一度引起日本汽車行業(yè)的高度關注。也因此,劉學亮才能完全有信心的表示:“我們可以針對各個市場的獨特需求,對車輛的尺寸、外觀、功能進行創(chuàng)新性研發(fā)制造。”
“2010年,工廠數(shù)控操作人員是150人,2019年減少到45人,但月產(chǎn)量卻由120C值達到260C值(1C值相當于5噸)” 比亞迪日本館林模具公司社長高草木健一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與比亞迪加強技術溝通后,員工人數(shù)減少了1/3,但生產(chǎn)效率卻提高了2倍。
“2017年,比亞迪開始推行市場化戰(zhàn)略,鼓勵所有子公司走出去,讓我們的價格和技術品質(zhì)更有競爭力?,F(xiàn)在,我們也開始為日本的一些車企制作模具,接下來要與更多的世界級的汽車廠商合作,為他們提供模具,進一步加強我們模具品質(zhì)和技術的競爭力?!?高草木健一稱。比亞迪日本高管口中驗證的事實,才是比亞迪核心競爭力的真相。近年來,通過吸收、借鑒日本頂尖模具工藝,招攬艾格等國際大咖加盟,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IGBT等新能源車全產(chǎn)業(yè)鏈核心技術的比亞迪,正在通過“匯聚全球智慧”加速實現(xiàn)自身的跨越式發(fā)展?!艾F(xiàn)在是電動車制定標準的時期,未來當其他海外市場開始考慮電動車的時候,我們希望比亞迪就是一個參考系。”劉學亮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