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南澳大利亞2016年5月關閉了州內最后一座煤電站,同時風電、太陽能發(fā)電占到46%(2025年預計可達67%)。在風電產出不足與高負荷同時出現的時候,電網就會出現卸載和斷電情況。為了應對這種狀況,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向特斯拉采購100兆瓦/129兆瓦時的儲能電池,成為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電池調峰容量。
那么問題來了:電池儲能作為電網調峰是否具有經濟競爭性?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要看是針對哪一年而言。
根據WoodMackenzie和GTMResearch的研究,以2017年的平準成本數據(LCOE)來看,雖然天然氣聯合循環(huán)與太陽能、風電的發(fā)電成本已經大致相當,但是作為調峰容量,無論是“太陽能+電池”還是“獨立電池”的解決方案的成本均大大高于開放循環(huán)的燃氣電廠調峰(即便是天然氣價在1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的水平)。
隨著電池成本的進一步降低,2025年將成為電池儲能調峰經濟性的一個轉折點——屆時無論是“太陽能+電池”還是“獨立電池”的解決方案的成本都會低于開放循環(huán)燃氣電廠調峰(無論是在運還是新建的燃氣電廠)。而且,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儲能”的解決方案不僅在高峰負荷時具有經濟競爭性,而且作為基荷電源也比聯合循環(huán)的燃氣電廠發(fā)電成本低。所以那時候聯合循環(huán)的燃氣電廠可以退役,只需要部分開放循環(huán)的燃氣電廠作為備用電源。
原標題:南澳大利亞建設世界最大電池儲能容量為電網調峰,經濟上有競爭性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