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的推動很得力?!比涨?,比亞迪(002594,股吧)汽車掌門人王傳福在某論壇上對政府在新能源政策上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大加贊揚,“比如在上海,秦(比亞迪旗下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高速增長,完成1.3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應該不成問題。”
然而,王傳福的這份幸福感正在蒙上一層不確定性。由于調查顯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車主“不愛用電更愛用油”,環(huán)保效果不理想,積極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敞開大門的上海市正考慮對現(xiàn)有補貼政策進行調整。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也因這些因素對是否發(fā)展插電式混合動力猶豫觀望。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電動汽車研究室主任陳全世教授介紹,插電式混動汽車很容易在技術上造假,即車企只要在傳統(tǒng)的汽油車后軸安裝一個假電動機就能改裝成插電混動,這個電動機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但另一方面,車企平均燃油限值的規(guī)定又將插電式混動汽車變成突圍的另一條路徑。10月16日,工信部等五部委發(fā)出《加強乘用車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實施期限由之前的2015年1月1日提前至2014年11月1日,而懲罰措施直指叫停新車申報等內(nèi)容,懲罰力度前所未有。
一邊是地方政府對于發(fā)展插電式混合動力不夠環(huán)保而猶豫觀望,一邊是愈念愈緊的油耗“緊箍咒”,汽車企業(yè)又將如何應對?
關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否可以獲得地方政府補貼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
從國家政策角度而言,在科技部和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出臺的各種官方文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技術一樣,都被列為國家鼓勵的新能源車汽車。但不同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各有側重,有的只鼓勵純電動,也有少數(shù)地方偏愛插電式混合動力,也有兩種其技術路線并舉的城市。
而市場的復雜性卻遠遠出人意料?!拔覀冊谡{研中發(fā)現(xiàn),目前上海買插電混動車的市民家里幾乎沒有充電樁,95%以上的車主都在以傳統(tǒng)汽油車的模式運行,這和我們推行新能源汽車的初衷相背離?!? 參與政策制定的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告訴經(jīng)濟觀察報記者,“上海市政府也正在討論退一步,或將取消上海市地方政府的補貼金額,僅以提供免費牌照的方式支持?!?
“以比亞迪秦為例,起在補貼后的價格為12萬元,上海免費贈送的牌照8萬元,對于消費者而言,其對比的產(chǎn)品相當于定價4萬元左右的車,不僅價格便宜還能當普通燃油車使用。但這是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初衷嗎?” 殷承良表示。
上海的情況并非個例,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較高的深圳地區(qū),亦有消費者鉆政策空子的行為?!耙袁F(xiàn)在市面上在賣的插電混合車的定位和定價而言,最為熱銷的就是秦,而其消費者中能夠擁有固定車位并安裝充電設備的人并不多,現(xiàn)在公共充電設施并不完善,因此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用電的比例很低。”汽車行業(yè)分析師趙宇告訴記者。
10月21日,在中汽協(xié)組織上汽、一汽、長安、廣汽、吉利、科力遠(600478,股吧)等多家企業(yè)召開的“汽車節(jié)能技術及推廣研討會”間隙,多家參會的新能源車企負責人希望中汽協(xié)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咨詢工信部是否真的要在2015年嚴格執(zhí)行油耗限值。這次研討會的主角是節(jié)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而不是純電動。
盡管政策層面的商討仍在繼續(xù),但平均油耗標準正在成為汽車企業(yè)頭頂懸著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能夠拉低平均燃油限值,無里程焦慮、更符合消費者現(xiàn)實需求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或將成為車企的救命稻草。
10月16日,工信部、發(fā)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和質檢總局聯(lián)合發(fā)布了《通知》,對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車企開出5項懲罰措施,懲罰力度前所未有。這樣的規(guī)定意在敦促企業(yè)在降低油耗方面行動更迅速,但對于大多企業(yè)而言,僅依靠傳統(tǒng)車很難達標,必須發(fā)展新能源汽車,而插電式混合動力顯然是更為現(xiàn)實的選擇。
上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汽車企業(yè)面臨的除了2015年6.9L/百公里的目標,還有2020年5.0L/百公里的平均油耗目標。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依靠新能源技術,其中對插電式混合動力的依賴會更大,因為其沒有里程焦慮,市場接受度更高?!?
吉利汽車曾內(nèi)部測算,要實現(xiàn)2020年平均燃油消耗5.0L/百公里,吉利需要銷售生產(chǎn)20萬臺HEV(混合動力汽車),而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則只需要生產(chǎn)12萬臺。
“其實長安、吉利等車企一直希望先試試(推行)插電式混動,但陷入補貼沒有、成本又降不下來的尷尬?!币晃粯I(yè)內(nèi)觀察人士告訴經(jīng)濟觀察報記者。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長安就曾生產(chǎn)過20輛杰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并試運行,但卻沒有下文。長安新能源汽車總經(jīng)理任勇告訴記者,“主要還是擔心售價高消費者難以接受,而且如果無法大規(guī)模量產(chǎn),成本就無法降低?!?
但是隨著平均油耗標準的收緊,不少企業(yè)都開始加碼插電式混動車。其中,長安第三代混合動力車逸動希望搶搭最新一輪政策“東風”。據(jù)悉,長安董事長徐留平甚至內(nèi)部下達死命令要求盡快解決所有問題實現(xiàn)下線。
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已經(jīng)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主力。但其在推廣的使用漏洞也讓其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未來,迎接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到底是明媚的春天還是空間有限?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chǎn)4.13萬輛,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chǎn)1.99萬輛,同比增長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chǎn)8986輛,同比增長1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chǎn)7197輛,同比增長154%。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增長速度令人咋舌。
但對于其市場前景,業(yè)內(nèi)卻有不同看法?!叭绻麤]有地方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吸引力將下降,其銷量很可能難以快速增長。從目前各地政府態(tài)度看,不少地方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在實際推廣中的環(huán)保效果持觀望態(tài)度。而從技術角度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技術難度比純電動更高,本土自主品牌要完全掌握、推出能被消費者接受的產(chǎn)品也并不容易。”趙宇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前景并不樂觀。
但在出席前述論壇時,王傳福依然對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前景高度看好?!盁o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現(xiàn)在插電式混動的銷量都是增速最快的,這說明它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無論是純電動車還是插電混合動力車的推廣,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完善充電基礎設施,解決消費者對行駛里程焦慮。如果在新能源汽車使用過程中用電比油劃算,哪還有人愿意去鉆所謂的"空子"!”殷承良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