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從國家的光伏補貼政策可以看出國家對光伏發(fā)展的引導和方向。第一個是光伏的發(fā)展從資源豐富的地區(qū)要向欠發(fā)達地區(qū)傾斜。第二是西部地區(qū)向中東部地區(qū)發(fā)展。第三是集中式向分布式方向發(fā)展。”
8月25-26日,首屆全國用戶側儲能細分市場開發(fā)與應用高層研討會在江蘇無錫太湖飯店召開。會議由江蘇省電機工程學會、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全國微電網與分布式電源并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會儲能應用分會聯合主辦。會議吸引了國內近400位學術和行業(yè)專家及企業(yè)高層代表參會。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儲能應用室主任楊波在會議上,就“分布式光伏的發(fā)展以及儲能應用前景”發(fā)表了精彩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楊波:大家好。因為我們中心一直在中電聯爭取戶用光伏和儲能的團標,我就講講分布式光伏的發(fā)展以及儲能應用前景。
第一個是分布式光伏發(fā)展的現狀和問題。我們中國光伏政策從2002年就開始送光明下鄉(xiāng)、送電下鄉(xiāng)。從2009年開始金太陽工程,但光伏真正發(fā)展從2013年6月份開始做度電補貼之后,就確立了標桿定價和分布式光伏度電4毛補貼,從此開始了比較快速的發(fā)展。國網公司從2012年開始對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電源做了一些政策,2012年12月份和年初都制定了光伏接入的政策,當時是鼓勵和接受分布式電源在電網的大量應用,是免費接入、免費檢測、免費驗收,在分布式光伏接入這塊基本上都是免費工作。另外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的費用和改造都是由電網公司承擔。在2012年之前國家和電網公司在分布式電源的發(fā)展方面還有一些博弈,在這之后基本上是比較和諧的、統一的推動這個事情在發(fā)展。
從2015年開始,光伏和分布式光伏的發(fā)展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光伏的裝機大國。2016年、2017年還保持著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1到7月份,24個GW,原來規(guī)劃是“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規(guī)劃105GW光伏,但是今年裝機到7月份已經達到102G,這個發(fā)展速度是非常快。但是105GW是國家能源局對2020年光伏規(guī)劃最低限制,最高應該是150GW。2017年1-6月份增機是24GW,2016年大概是22個GW,同比增長了10%左右。其中光伏電站是17個GW,同比減少了16%,分布式光伏裝機今年新增7GW,跟去年相比增長300%,分布式光伏的發(fā)展是非??斓模ツ甏蟾攀莾蓚€GW左右。全國光伏總裝機達到了102G,現在光伏電站增收減緩后,分布式光伏快速發(fā)展階段今后包括到2020年期間,趨勢肯定就是這樣的,因為今后受集中式光伏電站有些指標控制,發(fā)展增速會越來越慢。
這是我們國內從2010年開始光伏的補貼情況。從2010年全市標桿電價是1.1元,上網電價是比較高的。從2013年6月份開始做了一些比較細則的補貼定價。全量上網的光伏電站分三類地區(qū),一類地區(qū)、二類地區(qū)、三類地區(qū)制定了不同的上網標桿電價。一類地區(qū)是每年發(fā)電小時大于1600小時,主要是西北地區(qū)。二類地區(qū)是每年發(fā)電小時在1400小時到1600小時之間。三類地區(qū)是1200小時,應該是江浙蘇南這一塊。電價補貼政策還有自發(fā)自用這一塊,每度電補貼四毛二,這幾年有光伏補貼之后發(fā)展非???,而且補貼政策也做了一些調整,調整的趨勢很明顯。一類地區(qū)下降幅度最快的9毛錢降到了6毛多,降了兩毛五,下降的幅度是非常大的。三年多的時間降了兩毛五,幅度接近30%。三類地區(qū)像江蘇,從一塊錢降到了八毛五,降了15%。分布式光伏自發(fā)自用補貼政策還是四毛二,曾經有說今年630之前分布式光伏補貼下降到0.35,最后補貼還是沒有動。
從國家的光伏補貼政策可以看出一些國家對光伏發(fā)展引導和方向。第一個就是光伏今后的發(fā)展從資源豐富的地區(qū)要向欠發(fā)達地區(qū)傾斜。第二個是西部地區(qū)向中東部地區(qū)發(fā)展。第三個是集中式向分布式方向發(fā)展。所以可以看出來這一塊補貼維持還是比較高的標準。
另外看看光伏成本的一些變化,我們所里從2009年開始做光伏,當時一個瓦的光伏成本是10塊錢,非常高,再高是36塊錢。為什么2009年國內要開始做光伏補貼政策?因為是國外對國內做反傾銷,所以國內市場開始了光伏補貼政策。從那之后國內市場開始發(fā)展,國內的規(guī)?;a也使成本大幅下降。2012年光伏組件成本到了8塊錢,2014年到了接近4塊錢左右,2017年光伏成本630之后到了2.5元左右,現在整個系統建設都在5.5元左右。整個系統建設一個千瓦的成本在5500元,下降的非???。這帶動了今后光伏在民用和社會上發(fā)展的一些經濟性效益的變化。
這是光伏效率和成本的變化。最近幾年開始光伏效率也在不停提升,2017年的市面上多晶效率達到了19%,單晶效率達到了20%。國家補貼里面要求到2020年,光伏轉換效率達到23%。光伏效率提升意味著每個千瓦的投資成本下降,15%到19%提升了四個點,但是整個效率提升了30%。相對而言單位的投資成本下降了??梢韵胂竦?020年,投資成本還會再下降,2009年大概每個千瓦的投資成本是10塊錢,系統建設大概是2倍,每千瓦時2000元,2017年目前已經到了2.5元,整個系統成本是5500元下降幅度是比較驚人的。
回過頭再看看光伏產品下降以及補貼導致用戶收益的變化。一個是工商業(yè)主自己建設自己投資運維的系統,目前在江蘇白天如果是峰谷電價折成等效用電一個千瓦的用戶,用電可以到9毛錢左右,加上國家的補貼大概一度電能收益1.32元。一年江蘇和無錫是1200小時略有上下,每年收益下降到1560元。投資成本按5500元算不到四年就能收回來。自有資金更低的話回收率是更高的,可能還不止這個數。如果利用成本可以把自有資本回收利率算得更高。第二種就是工商業(yè)用戶第三方投資。以前都是按大概80%左右分,這樣管理公司大概能收1326元左右。這個比例是要談的。目前因為效率收益比較高,用戶分成提的要求越來越高,可能15%用戶已經不太滿足了。按這個計算是四年多一點把成本收回來,這也是非常高的收益額。另外一個就是全價上網??赡芎贤芾碚f找一個用戶,但是這家用戶的投資運營情況不太好,跟你分成電價要找你收電費,我寧可少賺一點到時候要保持現金流回收款項比較順。江蘇屬于三類地區(qū)就是八毛五,一年下來的收益給用戶分10%大概一年收一個千瓦時910元,按這種情況,2016年可以收回了。還有一種就是戶用光伏,也是六年左右收回。浙江已經開始啟動戶用光伏,在全省100萬戶的光伏,江蘇這兩年戶用光伏發(fā)展非常快。分布式光伏投資的效率還是相當高的。第二個就算沒有補貼投資,自建也是有相當的收益。還有就是關心補貼會不會取消。我覺得暫時不會取消,因為補貼如果做大幅變化會對整個產業(yè)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產能消納和市場反應都非常大,所以補貼會下降,但是不會有快速的停止,這個不用太擔心。
這是分布式光伏的裝機變化。應該說2016年、2017年發(fā)展非??欤衲晟习肽暄b機是7個GW,全國跟去年相比增長了300%。而且按照“十三五”規(guī)劃150GW,里面光伏裝機60GW是做分布式光伏的,所以這塊差額還是比較大。但是我們整個光伏缺口大概在50GW不到,今后三年按照國家規(guī)劃來說重點發(fā)展就是分布式光伏??赡苷麄€光伏發(fā)展每年是15GW的速度,但是分布式光伏要加13個GW每年,今后三年分布式光伏的發(fā)展絕對是光伏里面的重點。但是行業(yè)里判斷以目前的收益率,2020年150GW的規(guī)劃是完全擋不住的。有行業(yè)分析,按照目前每年40GW裝機到2020年,應該可以達到250GW或者保守一點會到213GW。國家的規(guī)劃是遠遠趕不上發(fā)展的。2006年國家規(guī)劃光伏裝機是1.8GW,2006年規(guī)劃2020年光伏的發(fā)展是1.8GW,目前已經是102GW了。
分布式光伏的快速發(fā)展形成了地區(qū)局部性的高滲透率,它會帶來什么問題?第一個是電能質量的問題。第二個是功率因素和配置的問題,會降低整個系統的功率因素。第三個是電壓的問題,主要還是風光,會對電壓造成越線,對配網造成一些安全性的影響。另外就是配網的供電能力不足導致了一些設備利用下降。其實在集中式光伏里面做光伏電站的發(fā)展要配套輸電網絡。為什么電力公司可能會有一些顧慮?可以想像,以前好多電場利用小時在6000小時,配套風電廠的輸電利用小時一年是2000多小時。現在配套建設光伏電站的利用小時可能就在1000多小時,輸電利用小時是非常低的,配網里面今后有同樣的問題。我可能要投資配套更多配網的容量。目前我們接觸了一些光伏扶貧電站,扶貧電站里面的末端已經出現電壓抬升問題。國內光伏發(fā)展趨勢和國外的補貼趨勢是一樣的,他們面臨的問題今后我們也會面臨,需要用同樣的處理方法。
儲能技術相關介紹我就不說了,前面專家都說了,看看儲能在分布式光伏的解決方案。德國目前有關政策像分布式光伏戶用儲能應該是德國和澳大利亞做的最好,這兩個啟動非常快,家庭光伏儲能市場發(fā)展非常快。上網電價遠小于用戶的消費電價,所以自發(fā)自用減少上網電量,所以要配儲能。第二個是就地消納平衡對電網的影響以及相應電網改造需求。政府在這方面出發(fā)做了一些補貼。第三個是儲能的價格下降是內在機制。投資收益上升了,光伏和儲能配套已經有了一些效益,所以德國也出了相關的補貼政策,澳大利亞也出了一些用戶儲能政策。日本也是做了一個計劃,對商業(yè)領域工廠做7790萬美元分布式儲能的激勵政策,包括美國、加拿大都有一些相關的政策。
分布式光伏配儲能今后面臨的技術問題需要有一些必要性,從經濟上說儲能還有大量的下降空間?,F在儲能的電池成本在快速下降,2010年做儲能鋰電是600現在已經到了2000一千瓦時,下降了50%以上,包括鉛炭也是在下降,液流也是下降明顯。另外,動力電池產能釋放會導致供求關系的變化。我們行業(yè)里面預測,今年2017年整個動力電池投產產能達到170GWh,這個產能就是做50萬輛動力大巴加上500萬輛乘用車,但是目前需求大概是在40GW,產能結構性過剩。產能過剩今后就會導致需要在其他地方找一些出口。動力電池產能新的出口一個是電力儲能還有就是備用電源。做一些經濟分析最好回到經濟層面。工商業(yè)自建自籌的自發(fā)用電如果是配儲能解決短時的用電高峰負荷,大概配30%的功率三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第一種類型也可以有五年左右的收獲。第二種就是配鋰電,大概到7年、6年、8年左右能收回來。按照這個結構來說,目前的收益率包括目前儲能價格都還有下降空間。我覺得分布式光伏加儲能在經濟上可以接受,分布式光伏加儲能一直是國家努力的方向,國家一直在鼓勵。從2015年開始出臺鼓勵微電網、能源互聯網消費都是在鼓勵分布式光伏、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納、就地消費、就地生產的就地平衡工作,儲能發(fā)展圍繞這方面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我最后結論就是,德國光伏的今天就是中國光伏的明天,他們面臨的問題和治理的解決方案就是我們中國光伏以后要面對的問題和要采用的一些方案。光伏補貼和宏觀政策趨勢肯定是這樣的,到2033年肯定是一種方案。國內光伏的發(fā)展主要是不受指標限制的分布式光伏為主,戶用光伏將快速發(fā)展。光伏規(guī)?;图夹g提升將繼續(xù)導致發(fā)電成本下降,動力電池價格仍有下降空間,產能擴張需開辟新的應用市場。光儲深度融合是消納高滲透分布式光伏的可行途徑。
(本文根據會議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