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對于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而言,本輪電力改革最大的沖擊,可能就是在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之后,其將不得不與水、火、核等較為成熟的傳統(tǒng)電力進行正面競爭。目前看來,上述可再生能源在成本及穩(wěn)定性上還無法與水火電相比,鑒于當下中國電力市場處于過剩局面,可以預見未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這將成為可再生能源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經營性電價放開方面,9號文選擇了相對平緩的“有序放開”方式,固然力度不如業(yè)內預期,但風電、太陽能、生物質也由此獲得了一些發(fā)展時間,這期間其競爭力的提高應由以下三方共同努力:組件裝備企業(yè)應提升技術水平,在不影響產品質量同時降低其價格;發(fā)電企業(yè)應提高管理水平,壓縮工程造價及度電成本;各級政府則應著手完善適合于本地的相關機制,以確??稍偕茉吹牟⒕W消納。
正如“危機”一詞中既包藏“?!庇痔N含“機”,新電改中亦不乏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機遇。九號文明確要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建設,其中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燃氣熱電冷聯(lián)產等,輔以電網盈利的新模式,以及新增配售電市場的放開,未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將有望成為部分企業(yè)或工業(yè)園區(qū)的電力來源,或許可借此開啟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微電網時代。
總體而言,9號文對于可再生能源還是給予了不小的關注,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額在內的多項配套政策有望陸續(xù)出臺,在其共同作用之下,市場化與清潔化兩條主線同時推進,將成為新電改時代最為明顯的特征。
(作者供職于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