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擔任第十一屆政協委員期間,原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huán)境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電監(jiān)會原副主席邵秉仁,連續(xù)五年高呼打破壟斷,從根本上進行電力體制改革。
官方簡歷顯示,邵秉仁曾于1996年3月-1998年3月擔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并于2002年10月至2006年5月任電監(jiān)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
在卸任政協委員之后,邵秉仁在接到本報記者采訪時亦直言不諱地表示,“五號文在過去的11年改革歷程中,進展有限,現在已經終結,所謂終結就是停滯了,推不下去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11年過去了,除了第一項任務‘廠網分開’外,其余三項任務包括主輔分離、輸配分開和競價上網幾乎沒有任何動作。”
但他認為五號文(2002年國務院下發(fā)《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簡稱“五號文”)確立的改革方向是對的,不能動搖,并建議決策者應當根據新的形勢,對五號文做一些完善,繼續(xù)推進,并盡快確定電力體制改革的時間表。
三項改革任務幾乎沒有任何動作
記者:您如何看待電力行業(yè)的壟斷問題?
邵秉仁:電力行業(yè)的壟斷問題依然很多,這是電力改革沒能推下去的結果。從2002年國務院發(fā)布《國務院關于印發(fā)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fā)〔2002〕5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5號文時算起,電改走過了11年歷程??傮w來說,除了第一項任務“廠網分開”外,其余三項任務包括主輔分離、輸配分開和競價上網幾乎沒有任何動作。
其中主輔分離稍微動了動,不過這個“動”也只是簡單地把原來的電力系統(tǒng)輔業(yè)又組建新的集團。這是不徹底的改革。讓我來說,應該更徹底一些,把輔業(yè)推向社會,使其跟電力系統(tǒng)脫鉤,沒必要再組建新的大央企。
在某些領域里面,甚至還出現了倒退,比如“廠網分開”。盡管國家早已經實行廠網分開,但國家電網又去收購許繼電氣、平高電氣這兩家電力設備企業(yè),而且得到國資委批準,國資委帶頭違反了“五號文件”。
記者:除了傳統(tǒng)的問題,我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根據風能協會的統(tǒng)計,2011年全國約有100億千瓦時的風電電量由于被限發(fā)而損失。預計今年全國棄風量降到200億千瓦時,平均利用小時數持續(xù)下降。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邵秉仁: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實際上早已經有了,那就是2007年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防飳懙们迩宄?ldquo;優(yōu)先調度可再生能源、核電等清潔能源發(fā)電,鼓勵高效、環(huán)保機組多發(fā)電,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盡快建立并實施節(jié)能、環(huán)保、經濟的發(fā)電調度方式”。文件寫得很好,可惜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所以我們現在出現了風電和光伏并網難的問題。
記者:破除電力行業(yè)壟斷的五號文和《意見》,為什么沒能很好地推行?
邵秉仁:不止是電力體制改革,其他領域的改革進展也十分有限。如果要找原因,固然可以找出一千條一萬條,但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改革的決心和意愿問題。
建議分拆國家電網
記者:新一屆政府的改革方案即將發(fā)布,有消息說電監(jiān)會和國家能源局將進行合并。您認為,這是否會推動電力壟斷的破除?
邵秉仁:無論政府機構怎么變,都不是實質性問題。實質性問題是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劃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政府應主要去抓規(guī)劃、統(tǒng)籌和協調工作,能交給市場的一定要交給市場,能交給中介組織的一定要交給中介組織,形成反映供求關系的定價機制,不能由新成立的部分去定價,否則就是換湯不換藥。
記者:就電網改革的下一步,您有哪些具體的建議?
邵秉仁:南方電網的改革模式是比較成功的,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比國家電網好。因此,我認為可借鑒這一經驗,進一步分拆國家電網,將之分成幾個相互平等競爭的區(qū)域電網。
在調度問題上,我認為電力調度中心應當獨立,在新成立的政府管理機構下面設一個全國電力調度中心,其分支機構負責每一個區(qū)域的電力調度。這樣,既有利于解決調度公平問題,有利于新能源的接入,也有利于各個區(qū)域根據其自身的區(qū)域特點發(fā)展出自己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