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日前,韓國蔚山政府與四家國內外企業(yè)和聯合體簽訂了諒解備忘錄,要在蔚山海域開發(fā)漂浮式海上風電場。不僅如此,參與各方還達成共識,將盡力在當地打造一條“漂浮式海上風電”的完整產業(yè)鏈!
簽訂備忘錄的這四家國內外企業(yè)和聯合體包括: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與Coens Hexicon(瑞典漂浮式設計公司Hexicon AB與韓國一家綜合服務企業(yè)的合體,關于Hexicon漂浮式基礎,請戳我)的聯合體;
韓國SK E&S能源公司與丹麥哥本哈根基金(Denmark’s 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聯合體;
麥格理綠色投資集團(Macquarie’s Green Investment Group);
韓國企業(yè)KFWind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KFWind與WindFloat漂浮式基礎的設計者Principal Power有合作關系。所以,究竟使用哪種型式的基礎,和殼牌搭上關系的Hexicon?還是和本土企業(yè)KFWind合作的WindFloat?還是“我全都要”?一場明爭暗斗在所難免了。
整個計劃大體分三步:
今年安裝一臺750kW的漂浮式試驗風機,試運行6個月;
以蔚山海域里的一處廢棄天然氣開采平臺為中心,布置1GW漂浮式風機,具體時間表尚待討論;
打造一條完整的漂浮式海上風電產業(yè)鏈。(這個嘛,小編只能說:城市不大,野心不小?。?
關于第二步,雖然沒有詳細說明,但有一個明顯的信號,屆時極有可能將該廢棄的天然氣開采平臺改造為海上升壓站。目前全球尚無應用實例,但小編還是很看好這個構思。
補充小知識:
根據韓國“可再生能源3020實施計劃”,2030年前要開發(fā)12GW海上風電。2017年11月,韓國第一個商用海上風電場Tamra投運,裝機容量30MW,離岸距離0.5~1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