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上周五,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創(chuàng)下了鈣鈦礦效率和尺寸的新記錄——在16平方厘米的光伏電池上達到了12.1%的效率。
鈣鈦礦材料在實驗室條件下已經可以達到超22%的效率。但這通常是在非常小的電池上。而由Anita Ho-Baillie 博士率領的UNSW團隊所研發(fā)出的電池卻是10倍于其他高效光伏電池的面積。該電池的效率已被國際測試中心 Newport Corporation獨立證實。Ho Baillie相信UNSW團隊可以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達到24%的效率。
盡管這一新記錄令人鼓舞,但將鈣鈦礦進行商業(yè)化的開發(fā)仍存在著障礙。包括UNSW在內的許多研究團隊都在攻克鈣鈦礦長期不穩(wěn)定性這一難題,且至少有一家公司, Oxford PV 聲稱他們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上周,Oxford PV與一家全球光伏電池和組件制造商簽署了一項合作協(xié)議,在德國建造一個鈣鈦礦和晶硅串聯(lián)光伏電池生產線,聲稱將生產出效率超過25%的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