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我認為最大的機會是,中國企業(yè)跟埃及當?shù)氐哪茉雌髽I(yè)合作,在當?shù)亟òl(fā)電站,供應當?shù)亍?rdquo; 在9月17日舉行的中國-阿拉伯國家能源合作論壇上,開羅美國大學副校長、Yousef Jameel 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shù)研究所所長 Ehab Abdel-Rahman 對本報記者強調(diào)。
在他看來,“一些關于能源領域的培訓也是機會非常多,因為有非常多的埃及當?shù)氐哪贻p人,他們希望參與中阿的合作或者中國與埃及之間的合作,這些人是需要培訓的。”
他對本報記者表示,“開羅美國大學跟世界上非常多的知名大學都有能源類的交換項目,但是非常糟糕的是,暫時跟中國的大學還沒有。因此,跟中國大學建立聯(lián)動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埃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2017年為20%
《21世紀》:目前在埃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是多少?
Ehab: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大概是8%,這主要是靠水電創(chuàng)造出來的。政府希望在2017年能夠把這一比例提高到20%。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可能主要從風能上下手了。目前,埃及主要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一個是紅海邊上的風電項目,還有兩個太陽能項目,分別是600千瓦和 20千瓦的太陽能電站。
《21世紀》:包括埃及在內(nèi)的中東地區(qū)要發(fā)展可再生能源,這對中國企業(yè)來說有哪些可以合作的機會?
Ehab:我認為最大的機會是,中國企業(yè)跟當?shù)氐钠髽I(yè)合作,在當?shù)亟òl(fā)電站。通過這樣的合作伙伴關系,中國企業(yè)可以拿到政府補貼。根據(jù)政府規(guī)定,如果產(chǎn)品產(chǎn)量40%以上供當?shù)?,就可以拿到相應政府補貼。
《21世紀》:您預計中阿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的市場規(guī)模預計多大?
Ehab:我們以埃及為例,首先每年埃及對能源的需求是以10%的比例在增長,也就是說,近年來全社會用電量需求為30萬GW?,F(xiàn)在埃及是通過進口油來滿足這部分需求,如果說還要滿足每年增長10%,只能靠可再生能源。為此政府制定了發(fā)展計劃,即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希望增長到20%。因此,可再生能源合作的市場空間是非常大的。
中阿能源合作關鍵是人才儲備
《21世紀》:此前在中阿和中埃之間能源合作項目多不多?有哪些中國企業(yè)參與了這些合作?
Ehab:我認為現(xiàn)在項目還不是很多,主要的問題還是人才儲備,雙方的相互了解或者說合作基礎還比較有限。因此,中國和埃及之間都需要在這方面有更多的投入,比如說像中國的一些年輕人到埃及去做一段時間訓練,同時埃及的一些年輕人也能夠來到中國的能源企業(yè)工作,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確立一些大型能源項目合作。
《21世紀》:在中??稍偕茉春献魃?,您和您所在的可再生利用能源技術(shù)研究所可以做哪些工作呢?
Ehab:美國開羅大學是埃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有100年的歷史,它也是唯一的一間私立大學,和非營利大學。我作為副校長主管這個學校整個科研工作。我同時也是可再生研究所的執(zhí)行所長,可再生研究所是中東地區(qū)非常重要的研究中心。首先我作為科學家,我自己做的事情主要是跟太陽能相關的,特別是節(jié)約能效這個問題,聚光太陽能發(fā)電(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是我的研究方向。
美國開羅大學在中東能源領域非常提倡可再生能源。很多年前就開始兩個議程,一是關于太陽能,另一個是關于海水淡化。這是因為我們看到中東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前景。我們最早在中東地區(qū)開設了兩個相關專業(yè):可再生能源碩士項目和針對在職培訓的項目,為能源企業(yè)員工提供關于綠色能源的技術(shù)課程。
《21世紀》:在中阿能源合作培訓方面,開羅大學有沒有跟中國的一些大學或研究機構(gòu),也包括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談過合作意向?
Ehab:我們跟世界上非常多的知名大學都有交換項目,比如英國劍橋大學、美國MIT、加州理工等,它們在能源領域都是非常著名的學校。但我們暫時跟中國的大學還沒有任何交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