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充電發(fā)展了這十幾年的時間,它已經到了第二個十年,完全是一個與之前十年不一樣的狀態(tài)。”特來電副總裁趙健在訪談中開宗明義,一語點明了行業(yè)的深刻變革。在他看來,中國充電產業(yè)正告別“從無到有”的粗放式增長,邁入一個更注重質量、效率與智慧協(xié)同的新周期。
	 
而要駕馭這個新周期的復雜浪潮,需要的不再是簡單的戰(zhàn)術堆砌,而是一套重構價值鏈的頂層設計。對于特來電而言,這份藍圖正是其核心的“上游思維”。它并非簡單地在充電網(wǎng)絡上疊加新功能,而是從能源的源頭開始,重構了從生產到消費的決策鏈條,旨在將抽象的零碳愿景,固化為可執(zhí)行、可盈利的“科學”范式。
第一部分:時代之變,充電產業(yè)邁向三大新里程碑
超充技術極大地緩解了里程焦慮,但其光鮮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效率瓶頸。“超充3分鐘充滿,你像我們今天采訪半個小時,如果大家開的是新能源汽車在下面超充,3分鐘充滿了,你會下去挪車嗎?不會的。”趙健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充滿不走”這一行業(yè)痛點,它導致單樁動輒百萬的投資淪為巨大的資金和功率浪費。
	
特來電的破局之道,在于構建一套“智慧共享式超充”體系。這背后是功率的柔性調度與AI算法的深度應用。系統(tǒng)將功率集中于后臺的智能箱變中,當車輛充滿不走時,后臺大數(shù)據(jù)與智能調度系統(tǒng)便會介入,將閑置功率智能調配給其他有需求的車輛。趙健形象地將其概括為“電是流動的,投資者也是流動的”,這種模式將徹底激活沉睡的資產,為兆瓦級充電場站的商業(yè)可行性奠定基礎。
隨著L4、L5級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自動泊車、自動充電將成為現(xiàn)實,現(xiàn)有龐大的人工充電樁投資是否會面臨淘汰?“如果每次技術升級都需要拆除重建,那將是天文數(shù)字般的浪費?!?/strong>趙健坦言。
特來電的應對策略,是一種極具遠見的“模塊化、分體式”投資架構。“我把大量的投資把它分開,前端交互的充電槍,投資占比可能不到10%?!壁w健解釋道。核心、昂貴的電纜、地下管網(wǎng)工程以及作為“大腦”的智能箱變則具備長期保值和靈活升級的能力。未來,當無人駕駛普及,只需更換前端低成本的“充電機器人”即可。“就像我們這個手,比如說我受傷了,我換一個手馬上就恢復運行了。”這種設計,確保了核心資產的長期價值,從根本上化解了技術迭代帶來的貶值風險。
僅僅依靠“買電賣電”的微薄差價,在高度內卷的市場中已難以為繼。趙健認為,未來的充電站必須進化為集光伏、儲能與智能充電于一體的“光儲充虛擬電廠”。
這意味著充電站將具備強大的能源管理能力:在電價低谷時,系統(tǒng)大量吸納電力;在電價高峰時,則釋放電力或通過V2G(車網(wǎng)互動)將汽車電量反送電網(wǎng),賺取巨大的電價差。
這一構想并非紙上談兵,而是已在全國多地落地的商業(yè)實踐。截至2024年底,特來電已布局新能源微電網(wǎng)電站超800個,覆蓋140余個城市;其虛擬電廠可調度電站達3400座,參與電網(wǎng)調峰、需求側響應等業(yè)務規(guī)模超300萬千瓦時,創(chuàng)造效益近千萬元。例如,在光伏資源豐富的山東,中午常出現(xiàn)負電價,特來電通過價格調節(jié)引導車主充電,既降低了用戶成本,也提升了自身收益;在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特來電聚合電動汽車資源參與電力需求響應,在迎峰度夏期間削峰填谷,“讓電于民”并獲得收益。
	
而在V2G商業(yè)化的道路上,趙健認為當前最大的挑戰(zhàn)并非技術標準,而是市場機制與激勵政策,核心在于如何建立一個讓電網(wǎng)、運營商、車主都能清晰看到收益的穩(wěn)定商業(yè)模式。對此,特來電正扮演著連接車主與電網(wǎng)的“聚合商”角色,通過其虛擬電廠平臺,將成千上萬的零散電力資源聚合起來,致力于讓車主“充電不花錢還能賺錢”。
為激發(fā)車主積極性,特來電不僅確保車主反向送電能獲得直接、可觀的經濟回報,還通過簡化流程的V2G設備讓車主可以“一鍵參與”。更關鍵的是,其獨有的兩層防護技術能夠有效保護電池健康,緩解了車主對電池損耗的最大擔憂。
第二部分:價值重構,以“上游思維”構建零碳未來的核心支點
要成功穿越這三大時代變革,必須跳出傳統(tǒng)的“下游思維”。趙健用一個簡潔而深刻的框架概括了其核心戰(zhàn)略:“我們的邏輯,就是不斷向上游追溯,從源頭去構建核心價值鏈?!?/span>
這正是特來電“上游思維”的三大核心支點:
	
第一級上游:從“充電網(wǎng)”到“變配電”——掌控成本與效率
“充電網(wǎng)的上游是變配電?!壁w健一語道破傳統(tǒng)充電站的痛點:被動地從電網(wǎng)低壓側接入,處處受限。特來電的戰(zhàn)略則是主動向上,直接介入110kV、35kV等高壓變配電環(huán)節(jié)。這不僅意味著能以更低的批發(fā)價購電,直接提升利潤空間,更在于獲得了充足的供電容量與更強的調度靈活性,為深度參與電網(wǎng)平衡優(yōu)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級上游:從“變配電”到“新能源”——擁抱清潔與經濟
掌控了變配電,其上游自然延伸至風、光等新能源發(fā)電領域。趙健指出,新能源的痛點在于消納與傳輸,巨大的價差和傳輸瓶頸導致了“棄風棄光”。特來電通過其虛擬電廠平臺,將分散的充電樁、儲能設備和V2G車輛聚合成一個可調度的整體,成為連接清潔能源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關鍵橋梁?!拔覀冏屒鍧嵞茉茨軌蚓偷叵{、就近使用,極大地提升了新能源的經濟性,為社會提供更清潔、更便宜的電力?!?/span>
第三級上游:從“新能源”到“場景”——開辟零碳應用的廣闊天地
新能源的最終價值,在于其能被有效應用于各類場景。這便是“上游思維”的最終落腳點——深度拓展零碳應用場景。從“零碳園區(qū)”的光儲充放一體化方案,到“超階零碳樓宇”的建筑能源融合,再到下沉至“零碳家庭”的普惠模式。
除了固定的建筑場景,特來電還將目光投向了移動的零碳物流。針對重卡運輸場景,特來電創(chuàng)新開發(fā)了“零碳路書”功能。這套系統(tǒng)是行業(yè)首個深度融合“貨-路-車-網(wǎng)”的AI算法調度平臺,能為新能源重卡司機提供基于手機APP的智能線路補能規(guī)劃。它動態(tài)整合了跨省電價、地勢電耗、運營時效等復雜變量,實現(xiàn)補能路徑的全局最優(yōu),大幅壓縮充電時間和用能成本。特來電正通過“零碳路書”這一智能大腦進行科學規(guī)劃,并加速在主要干線布局“光儲充”一體化站點,旨在為重卡運輸打造一個真正的、可持續(xù)的綠色能源閉環(huán)。
在家庭場景中,趙健尤為看好退役動力電池的巨大潛力,并致力于打造中國版高性價比的“Powerwall”。“你想就像我們二手市場淘二手的貨物一樣。這些電池裁剪的一塊一塊的,給我們家庭里邊放上幾塊,這樣基本上有可能以后我們的電費都不用交了!”他充滿信心地表示。這種模式尤其適合中國廣大農村地區(qū),它不僅能讓老百姓實現(xiàn)“交通不花錢,家里用電也不花錢”,也通過分散式微電網(wǎng)解決了農村電網(wǎng)擴容難的現(xiàn)實問題,真正實現(xiàn)了普惠的零碳生活。
結語:構筑綠色智能的能源新世界
從預判三大時代變革,到構建“上游思維”的價值鏈;從引領技術創(chuàng)新,到驅動商業(yè)模式的躍遷。特來電的故事,正是新一輪能源革命的生動縮影。
	
它告訴我們,未來的充電網(wǎng)絡,將不再僅僅是鋼鐵與銅線的集合體,更是一個由數(shù)據(jù)驅動、算法定義、能夠自主思考和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源智慧體”。
趙健所描繪的藍圖,正從連接汽車的充電網(wǎng),升維為連接能源生產、調度、消費的智慧零碳能源生態(tài)。而那些真正掌握了這種“智慧”的企業(yè),無疑將在構建那個綠色、智能、普惠的能源新世界中,贏得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