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保定天威集團21日確認,其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1天威MTN2)在付息日未能按期兌付本年利息,由此開啟了中國債券市場國企債券違約的先河。分析人士指出,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未來債券市場離散性違約案例仍將繼續(xù)出現(xiàn),但系統(tǒng)性違約風險依舊可控,高息債券將迎來分化時期。
國企債打破剛兌金身
盡管此前部分投資者寄望于保定天威集團大股東出手相救,但11天威MTN2在付息的最后時刻并沒有出現(xiàn)“奇跡”。4月21日下午,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發(fā)布消息稱,由于公司發(fā)生巨額虧損,未能按期兌付15億元“11天威MTN2”的本年利息,從而成為中國首只違約的國企債券。
資料顯示,天威集團分別于2011年2月和2011年4月在銀行間市場公開發(fā)行兩期中期票據,即11天威MTN1和11天威MTN2,發(fā)行金額分別為人民幣10億元和15億元,期限均為5年。本次天威集團涉及違約的15億元中票,票面利率5.70%,債券原評級為主體債項均為AA+,當前最新評級為BB。中債資信報告指出,自2011年以來,天威集團已連續(xù)四年虧損,且虧損額度不斷放大;截至2014年末,天威集團賬面總資產129.17億元,總負債209.53億元,已處于嚴重資不抵債狀態(tài)。綜合天威集團當前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在沒有外部支持的情況下,本次天威中票利息支付違約,完全在情理之中。
精挑細選時代來臨
隨著國企債打破剛兌神話,此間主流市場觀點指出,未來個券離散性違約案例仍將繼續(xù)出現(xiàn)。不過,市場系統(tǒng)性風險依舊可控,未來高息個券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廣發(fā)銀行金融市場部利率及衍生交易主管歐陽健表示,今年以來主流投資者對于低評級高收益?zhèn)娘L險偏好已逐步下降。隨著本次天威中票違約事件的出現(xiàn),年內信用債違約事件預計會越來越多,未來一段時間內對低評級債券的投資應始終保持謹慎,避免踩雷風險。歐陽健認為,信用債市場個案違約不會觸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剛兌的打破對債券市場整體是有益的,將有利于市場無風險利率的下降。
來自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的觀點也認為,目前信用債市場已經進入“個券違約新常態(tài)”和“剛性兌付過去式”。個券違約雖然難以帶來市場信用風險溢價的整體提升,但仍會帶來個券及行業(yè)分化。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本周也表示,部分國企在經營惡化的情況下,信用資質下沉明顯。對投資者來說,信用債擇券要求提高,市場進入精細化擇券時代。招商證券進一步梳理指出,5月份“08蒙奈倫債”和“12中富01”兌付進展情況仍需重點關注,而下半年“08二重債”、“12鄂華研債”的兌付情況可能也將出現(xiàn)一定變數(shù)。
中投證券則表示,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公司債投資者管理制度建立,都已經為信用債違約打破剛性兌付筑起了防火墻。當前,信用利差從原有的資金面主導向信用基本面?zhèn)鲗АP庞蔑L險的重新定價,也是債券市場的理性回歸。整體來看,當前寬貨幣可能并不能有效改善發(fā)行人的信用基本面,后期投資者仍需維持中高等級、短久期信用債配置的策略,對低等級發(fā)行人仍要持續(xù)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