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在浙江嵊泗縣以東68公里的東海深處有一個名為“海礁”的小島,這里是中國領(lǐng)?;c之一。
海礁島就像一塊碩大的礁石,沒有泥土、沒有植被、沒有水源。這里雖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島外的12海里是我國的領(lǐng)海。在這里建立通信基站意義非凡。
這里又是一條重要的國際航道,中國的外國的各種船只一進入這個區(qū)域馬上就能收到手機信號。
	 
要在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島上建立基站,看起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有這樣一群人卻完成了這個mission impossible。
由于整座小島沒有路,礁石既濕滑又陡峭。背負著沉重設(shè)備器材的工作人員要靠手腳并用才能爬到山頂,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為保證施工進度,只要氣候條件允許,基站沒有停過一天工,就連大年三十也不例外。經(jīng)過長達7個月的不懈努力,終于完成了這項艱難的任務。
一座總投資450萬元、占地面積600余平方米的新基站在島上巍然屹立,遠遠望去,基站宛如一位鋼鐵戰(zhàn)士日夜守護著祖國的神圣領(lǐng)海,護衛(wèi)著過往的船只、漁民和來自各地的觀光游客。
基站建成后,需要定期維護。
	 
杜曉東是中國移動嵊泗分公司基站維護員,他的兄弟們更喜歡叫他“阿杜”。
2015年8月4日早晨,他率領(lǐng)各專業(yè)的15名工作人員出發(fā),對海礁基站進行例行維護。這樣的維護一年要做4次,加上基站設(shè)備維修,他平均一年要上海礁基站8次左右。除了例行的維護工作,這次上島維護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是建立一個4G邏輯站。而僅僅在嵊泗縣,像海礁這樣的超遠基站就有三個。
阿杜告訴我們:今天的運氣非常好,天氣很棒,沒什么風,而且這次租到的船也比較大,路上會比平時舒服一些。
從嵊山島到海礁大約有20多海里,如果租的船比較好的話,也要行駛大概兩個小時左右,如果比較老舊的話,那就至少需要3個小時以上。
出海的時候,船只搖晃得厲害,若是平時很少坐船的人,估計能把整個胃都吐出來。曾有一位參與基站設(shè)計的杭州籍工作人員,第一次隨隊到島上查勘就吐得一塌糊涂,一上島人仿佛還在搖晃之中,站也站不穩(wěn)。
前往海礁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除了要克服暈船外,還要小心風浪。若是當天風大浪大,船老大一定不會出航的,因為他們知道只要稍有不慎,一個浪就可以輕易把一艘船拍碎在礁石上。有時,若半途天氣不佳,船老大也會毅然返航,甚至有時到了海礁島也無法登岸,只能在船上望島興嘆。
	 
據(jù)阿杜說,2011年的時候,有一次運氣特別壞,路上來來回回折騰一個星期才勉強上島。當然登島只是一個開始,有時候等完成了維護工作,海上起風了,他們就會被困在島上,有時一困就是兩三天。
有次海上突然刮起九級大風,被困的施工人員只得在礁石上相偎過夜。深夜,狂風裹著一個又一個巨浪,重重地拍打在礁石上,那驚心動魄的情景猶如上演了一部好萊塢災難巨片。每個人都被浪花淋得濕透,凍得瑟瑟發(fā)抖。
眼前就是海礁島了。
這里沒有碼頭,所謂的靠岸就是用船頭頂住礁石,然后靠船只的動力讓船盡量保持平穩(wěn)。
島上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上千斤油料及設(shè)備只能靠肩挑人扛送到基站。
一天下來,人累得不行,躺在被太陽曬得滾燙的地上動也不想動。
阿杜告訴我們,別看鐵塔這么堅固,其實人站在上面就跟篩糠一樣,搖晃得厲害。
不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手到了上面根本站不起來,更不要說進行維護作業(yè)了。
看著眼前的鐵塔,我是怎么都沒敢爬上去,只能看著阿杜他們在上面忙活。
在海風和太陽的腐蝕下,很多固件都需要經(jīng)常更換,兩個月時間就能把鋼釘銹成一堆爛鐵。
	 
這次是開通4G邏輯站,所有的天饋系統(tǒng)都需要專門鋪設(shè)。
為了讓附近漁民手機的信號更好更穩(wěn)定,與陸地聯(lián)絡更快速,大家低頭賣力地做著基礎(chǔ)鋪設(shè)工作,衣服濕了一身又一身,卻沒人叫苦。
在這樣光禿禿的海島之上忙碌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疲勞還不是最大的敵人。
8月的太陽是很毒的,暴曬一天之后,所有工作人員的皮膚都開始出現(xiàn)蛻皮的現(xiàn)象,有的甚至直接曬出了水泡。
忙碌了一天,準備返航的時候,已是傍晚6點多了。
太陽逐漸西沉,但最危險的旅程其實才剛開始。
這里是一條重要的國際航道,數(shù)十萬噸級的國際貨輪會在這里經(jīng)過。
如果不能在太陽落下前趕回去,晚上的航行就需要特別小心了。
顯然,今天我們是無法做到了。太陽逐漸消失在大海之上,漫漫長夜開始了。
此時只能依靠船老大的經(jīng)驗,將我們帶回大陸。
回望基站,系統(tǒng)成功鋪設(shè),維護工作也順利完成,一切的付出也就值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