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舒樺在論壇上表示,如今在產能相對過剩的局面下,加速將產能向海外轉移,成為中國光伏行業(yè)的現實選擇。盡管面臨的海外“雙反”(反傾銷、反補貼)阻力始終未減,中國光伏企業(yè)仍決定以亞洲地區(qū)為突破口,“抱團向外走”。
發(fā)展中國家成新藍海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約15吉瓦,同比增長40%以上,連續(xù)三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量約43吉瓦,約占全球總量的1/5,首次超越德國,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光伏裝機容量的增加,光伏產品產量也迎來大幅增長。據統計,2015年多晶硅產量超過16.5萬噸,同比增長25%,比2013年增加一倍;組件產量達到43吉瓦以上,同比增長20.8%;硅片和電池片產量分別超過100億片和41吉瓦。
在中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tài)的背景下,光伏產品產量驟增,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產能相對過剩的局面。未來幾年,光伏產業(yè)的國際化將逐步成為新熱點。
伴隨著各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呼吁,國外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
如今已有多個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目標。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15%,到2030年提高到20%,德國、日本、美國亦分別計劃到2020年將該比重提至35%、20%、20%。泰國則計劃到2021年該比重達到25%。東非和南部非洲,到2030年該比重達到40%。
巴基斯坦駐華商務參贊澤米爾.阿萬表示,巴基斯坦目前尚有7%的無電人口,存在500兆瓦供應缺口,有較大的光伏產品市場。類似的情況在印度、印尼、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個亞洲國家存在。
在遭遇“雙反”之前,歐美都曾是中國光伏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當時,中國光伏產品七成以上都是銷往歐洲,而在多次遭遇“雙反”之后,歐美市場比重大幅下降。
在傳統光伏紅海廝殺慘烈的企業(yè),不如跳出來審視新興市場藍海的機遇與挑戰(zhàn)。
自從遭遇“雙反”后,中國光伏企業(yè)已經在開拓新興市場。目前中國光伏產業(yè)的優(yōu)勢在于市場、全產業(yè)鏈和技術,現亞洲等發(fā)展中國家已成為中國光伏企業(yè)的新藍海。
據了解,在2013年亞洲就已取代歐洲成為中國光伏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其中2014年出口亞洲的交易額達78.54億美元,同比增長42.73%。而出口增幅最大的市場是拉美等新興市場,出口額為4.86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59.21%。
全產業(yè)鏈協作“抱團走出去”
雖然目前我國已開拓了新興市場,但其面對的光伏產品出口環(huán)境并未改善,海外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發(fā)起的“雙反”調查日趨頻繁,海外投資各種政策性壁壘明顯增加。
舒樺認為,從規(guī)模和長期核心競爭力方面看,企業(yè)“單打獨斗”的“走出去”可能會遇到困難,這不是一家中國企業(yè)僅靠自身力量所能克服的,需要新能源行業(yè)的整合與協作,抱團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或聯合應訴,以聯盟形式提高新能源產業(yè)整體應訴水平,提高新能源行業(yè)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大家一起共享海外市場,那么從走出去的成本考慮將更有保障。
3月22日成立的中國新能源海外發(fā)展聯盟為我國光伏企業(yè)“抱團走出去”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中國光伏行業(yè)協會副秘書長王世江表示,目前新聯盟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打消海外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和產能轉移的顧慮。其實早期中國光伏產業(yè)也是依賴國外的技術、人才發(fā)展起來的,這一點現在同樣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副總裁尤泓明認為,中國并不是在轉移落后產能,而是將最優(yōu)秀的產品和技術引到國外,推動全行業(yè)發(fā)展,并通過增加就業(yè)和稅收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
據了解,天合光能去年的組件出貨量位居全球首位,海外建廠的步伐亦在加快。天合光能已確定在印度安特拉邦投資2億美元,建設1.4吉瓦電池片和1吉瓦組件工廠,同時在泰國投資1.6億美元,建設700兆瓦電池片和500兆瓦組件工廠,預計今年投產。
春江水暖鴨先知。新興市場的成功只屬于具有勇氣、智慧與魄力的先行者。
在光伏新興市場的寬闊藍海,除天合光能之外,還出現了其他中國光伏企業(yè)抱團走出去的身影。如保利協鑫已在印度和泰國投資光伏項目;晶澳已在馬來西亞檳城建成一家400兆瓦太陽能電池廠,并和印度企業(yè)EIL簽署了共建500兆瓦產能光伏生產基地的諒解備忘錄;正泰太陽能已在越南和馬來西亞投資建廠。
截至去年底,中國光伏企業(yè)在海外已投產和在建的電池產能達5200兆瓦,組件產能達5710兆瓦。
塔塔電力太陽能系統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AshishKhanna表示:“我們不擔心中國公司來,更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某項交易,而是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只要產品質量過關,我們是歡迎的?!薄笆濉逼陂g,隨著國家支持光伏發(fā)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到位,以及國內光伏市場的不斷完善成熟,將會有更多的光伏企業(yè)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