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動車有什么優(yōu)點?
首先第一個就是有新能源指標(biāo)。因為大城市有買車需求的人總是越來越多。因為找不到更新的搖號中簽率數(shù)據(jù),所以以今年2月份的數(shù)據(jù)作為參考。而最可怕的是,深圳的拍牌價格從2月到7月不到半年時間里,價格已經(jīng)漲了兩萬。因為供需的不平衡,所以車牌只會越來越難搖,以及越來越貴。
其次是用車成本低。以北汽EV200為例,電池容量是30.4kW/h,也就是30.4度電,充滿電的費用還不到30塊,卻可以行駛200km,平均每公里成本只要0.15元。同級別汽油車就算是理想狀態(tài)的使用成本都要比這個數(shù)字高幾倍。
哇,電動車那么好?是不是要趕緊買買買?別急,再看看電動車有什么前提。
買電動車要什么前提?
首先要保證能用,然后才有資格討論好不好用。因為充電并不像加油那么方便,所以買電動車以前還是要再三考慮清楚充電的問題。
首先是家里和公司可以安裝充電樁,這個就需要提前咨詢物業(yè)。然后是有固定車位,你也不希望裝個充電樁然后車位被別人占了,有充電樁也用不了吧。如果不能裝充電樁,也可以從家里牽根線到車位充電,不過這也是要看具體環(huán)境,以及家里電路能不能承受那么大負(fù)荷。
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找找家附近有沒有公共充電樁,距離別太遠,別說你可以停車充電以后坐公交地鐵回家。公關(guān)充電樁不一定都能正常使用,有些充電樁還不對公眾開放。其次,還要保證每天下班回家以后還有充電樁可以用,別好不容易才用最后一點電開到充電樁,才發(fā)現(xiàn)沒車位了,就欲哭無淚了。如果你不確定充電是否方便,可以先租臺電動車用一兩天看看。
最后一個條件是你買這臺車沒有長途行駛的需求。第一,在高速公路上的充電樁還是非常少;第二,如果開幾百公里,中間還要花幾個小時充電,那還不如坐大巴和高鐵省時省錢。
買插電式混動當(dāng)汽油車開劃算嗎?
說到這里,肯定又會有人說了:新能源車又不是只有純電動車,有些插電式混動車也可以拿到新能源指標(biāo)。那我買一臺插電式混動車不充電只加油是不是也劃算呢?
以比亞迪秦為例,秦在工信部的綜合油耗只有1.6L/100km。這油耗基本上可以秒殺市場上所有同價位的車,難道秦在純汽油時的油耗真的那么低?比亞迪的混動系統(tǒng)效率真的可以秒殺豐田?
別天真了,這只是一個障眼法而已,測試方式是純電動行駛到電池沒電,然后用汽油行駛25km,再用這25km的油耗除于整個行駛距離得出的油耗。
看不懂?沒關(guān)系,你只需要記住通過公式可以反推出來,比亞迪秦在不充電純用油的情況下油耗為5.6L/100km。作為對比,比亞迪G5 1.5T的工信部油耗是6.5L/100km,而本田思域1.5T的油耗是5.4L/100km。
因為比亞迪秦的動能回收效率比較低,所以在不充電只加油的情況下,比亞迪秦跟G5相比,行駛品質(zhì)并沒有太明顯的區(qū)別,頂多油耗低一點,配置高一點。至于5.9秒的加速成績也是別想享受到了。
最后再說一個新能源車的另一個問題,相信有不少人都見過電動車充電和碰撞以后起火爆炸的新聞,因此會比較擔(dān)心新能源車的安全。雖然每個車廠都說自己的新能源車安全性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卻沒有一個參加了碰撞測試。
要不要買新能源車?
看完以上分析,要不要買新能源車的答案也就清楚了。在能解決充電問題的前提下,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用起來還是不錯的,在使用成本方面會比汽油車更有優(yōu)勢。不過,這還需要你沒有長途開車需求和對電動車安全性比較有信心。
至于買插電式混動車當(dāng)油車使用,從用車成本和行駛品質(zhì)來看,這和同級別自主汽油車相比沒太大優(yōu)勢。但如果搖號難度實在太大,或者車牌價格實在太高,這也是一個沒辦法中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