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遠景之前完成了一份《2016年中國光伏資源投資價值地圖(集中式電站篇)》,提到影響光伏投資的六個主要因素。
在不同時間,這六大因素對光伏項目的選址產生的影響權重差別非常大。
一、不同時期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階段一:全國統(tǒng)一標桿電價時期
2013年及之前,光伏行業(yè)剛剛起步,全國實行統(tǒng)一的標桿電價。彼時,影響光伏項目選址最重要的因素是“太陽能資源”和“土地”。
由于電價相同,投資商無需進行場址選擇?!疤柲苜Y源”最豐富的地區(qū)發(fā)電量最高;“土地”資源豐富、地價便宜的地方,可以使造價大幅降低。無疑,太陽能資源好、荒漠化土地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qū),光伏項目收益最好。西部光伏電站處于“大干快上”的階段。
階段二:三類光伏標桿電價時期
2014年(2013年9月份之后),全國實行“三類標桿光伏電價”;另一個重要政策就是,將“核準制”改為“備案制”,全國的光伏項目建設要在國家規(guī)劃規(guī)模下開展。因此,當時影響光伏項目選址最重要“電價”和“規(guī)模指標”。當然,由于三類光伏標桿電價不足以彌補資源帶來的差異,“太陽能資源”和“土地”仍然是重要因素!
記得我在2013年9月份完成了一篇論文《三類電價區(qū)場址選擇參考》,綜合考慮電價、資源、土地等因素,介紹如何在不同電價區(qū)選擇項目收益最好的場址,為很多投資商選址提供參考。
階段三:電改后市場
2016年開始,“限電”和“補貼拖欠”成為大家最為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也爆出地方政府對光伏企業(yè)“JQK”的說法。因此,“限電”和“政策環(huán)境”成為影響投資商選址的最重要因素。
西部地區(qū)本身電力負荷低,在全國電力消納低迷的大背景下,限電比例的最高值一次次被刷新。有媒體曾爆出,甘肅某月份部分電站的限電率達到60%以上。同時,由于西部省份沒有工業(yè)項目,很多地方政府認為光伏企業(yè)是肥肉,招商成功后就增加諸多條件,給光伏項目帶來沉重的“非技術性”成本!
電改推行后,西部高產能、低負荷的電力市場,成交電價一次次探底,無疑又對“電價高昂”的光伏電力以打擊。
二、限電制約西北光伏發(fā)展,產業(yè)向中東部轉移明顯
1、2016年上半年西北裝機量數據
根據西北電監(jiān)局最新發(fā)布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西北五省(區(qū))新增光伏發(fā)電并網容量178.7萬kW,截至6月底,累計并網容量2194.2萬kW,占全網總裝機的11.0%。
上半年,光伏發(fā)電量133.8億kWh,占全網總發(fā)電量的4.5%;利用小時數611小時,棄光電量32.8億kWh,棄光率19.7%。
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1:西北5省2016年上半年光伏項目數據統(tǒng)計
然而,通過將2015年國家能源局數據和上表中數據對比發(fā)現,西北電監(jiān)局的數據可能存在錯誤,如表2所示。
表2:西北5省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光伏項目數據對比(單位:萬kW)
從表2可以看出,截止2016年6月底的累計裝機容量低于2015年底累計裝機容量42.7萬kW。如果假設甘肅新增裝機量為“0”,則西北五省2016年上半年的新增裝機量為230.9萬kW,高于其公告中提到的178.7萬kW。
下文的計算,按照新增230.9萬kW考慮。
2、2013年至今的西北裝機情況
表3為2013年到2016年上半年(2016H),西北五省新增裝機量和累計裝機量在全國總量中的比例。
表3:西北五省的裝機量數據
根據上表,完成“西北五省2013~2016H的裝機量比例”如下圖所示。
圖3:西北五省2013~2016H的裝機量比例
如前文所述,2013年及以前,“太陽能資源”和“土地”是最重要影響因素。因此,西北五省的新增、累計裝機量占比都在70%左右。
2014、2015年,“電價”和“規(guī)模指標”成為最重要影響因素,西北的新增裝機量占比開始下降到40%以內。
2016年上半年,受“限電”和“政策環(huán)境”影響,西北的新增裝機量占比開始下降到13%。與此同時,中東部省份開始成為投資商們追逐的熱點地區(qū)。
未來,隨著“競爭性配置”分配規(guī)模指標的實施,資源好、造價低的省份,電價自然會被競爭到底部;“資源”、“土地成本”、“電價”的影響權重將越來越弱;取而代之,“限電”、“規(guī)模指標”、“政策環(huán)境(經濟實力)”的影響權重將不斷加強。
三、哪些省份的限電影響最大?
7月21日,國家能源局下發(fā)《關于建立監(jiān)測預警機制促進風電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通知》。該通知根據7項影響投資的因素,將風險預警結果則由三類指標加權平均確定。各因素的影響權重如下。
從上述權重分布也看出,國家的行業(yè)分析中,也把“限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電改帶來的“交易電價降幅”預示著未來電價下降的風險(下文將詳細分析)?!罢攮h(huán)境”也是影響的投資決策的重要原因。
根據上述7項影響投資的因素,國家能源局把全國的風電項目開發(fā)地區(qū)分為三個預警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紅色、橙色、綠色,預警目標年為發(fā)布年的一年后。感覺風電的這一指標,對光伏項目的投資,同樣具有參考意義。
四、既有電站的降價風險
15個新能源企業(yè)聯(lián)名抗議云南省采用“水電企業(yè)平均撮合成交價”代替風電、光伏項目的“脫硫煤標桿電價”進行結算,一時成為業(yè)內關注焦點。如今,云南已經明確表態(tài),此方案已是定局。
這標志著:
不僅未來新建的電站要降價,云南之前建成的電站,物價局批復的1元/kWh或者使0.98元/kWh統(tǒng)統(tǒng)不作數了!要想不限電,必須在原批復電價基礎上下降0.2元/kWh左右!
云南是第一個動了“已建成電站”“保障性部分電量”的省份。但我相信,在電改的大背景下,云南絕對不會最后一個省份!有此先例,估計很快就有效仿的省份了。那下一個將是哪個???甘肅還是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