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經歷了2010年的爆發(fā)期,開始進入確立行業(yè)話語權的階段。一場事關電動汽車行業(yè)標準的博弈,正在不同的利益群體之間展開。政府部門、行業(yè)協會、汽車企業(yè)已經形成共識:電動汽車決定著未來中國汽車產業(yè)的命脈,在這個巨大的賭盤上,必然會誕生成功者。代表不同技術分支的協會和企業(yè),開始抱團押注,期望在這場極具風險,卻有可能取得豐厚回報的游戲中大獲全勝。
中國對電動汽車的熱衷也讓整個世界癲狂,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產銷量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yè)標準有可能成為世界級標準。毋庸置疑,這個潛力巨大、利潤豐厚的市場正在主導一場電動汽車的馬拉松,全球跨國企業(yè)都是其中的隊員。這既是一場耐力的比拼,也是一場話語權的競奪。
充電模式爭端
2011年1月7日,國家電網正式對外宣布旗下電動汽車充電站的運營模式??偨浝韯⒄駚喭嘎叮瑖译娋W將按照“換電為主、插充為輔”的基本商業(yè)模式,加快充換電站的布局和建設。預計全年將建成充換電站150座,并在北京、杭州、天津、合肥、南昌等城市(報價 圖片 參數)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
這是中國電力巨頭為進入電動汽車產業(yè)放出的第一槍。此前,“換電模式”一直是電動車充電標準的備用方案,未受人們重視。在2010年北京車展上,只有奇瑞汽車一家宣布將“可換電池”作為其應用方案之一,與美國Better Place公司簽署了聯合開發(fā)文件。其他多家企業(yè),其產品發(fā)展方向都以充電式電動車為主。
有專家分析,國家電網之所以支持“冷門”,無非是出于電網的優(yōu)勢。因為其本身是售電方,希望電動車都利用夜間的低谷電進行充電,而在白天電力緊張時,“換電池”將不會影響到電網的運營效率。
劉振亞表示,電動汽車電池統(tǒng)一由國家電網充電站提供,沒電的電池將充分利用夜間電力錯峰充電。同時,電池上將裝上芯片,可以監(jiān)控電池位置、剩余電量、剩余里程,甚至可以告知司機下一個換電池的電站位置。
劉振亞算了一筆賬,以汽車百公里耗油10升計算,油費是70元,而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20度,按照一度電1元計算,電費僅為20元,中間有50元的差價,這為國家電網運營電動汽車電池充換電業(yè)務提供了空間。按照國家電網確定的商業(yè)模式,“賣汽車的不加電池錢,買汽車的不付電池錢。”
可換電池模式將不局限于電動轎車。今年1月1日,河南新美景電動客車在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下線,許昌市電動車充換電站也同日投入運營。據了解,該充換電站由國家電網投資,配有15個充電樁,同時還提供更換電池的服務。電動客車的電力補充將以換電池為主,需要3名工人拆卸電池,10~15分鐘完工。
相比電動轎車,電動客車由于裝載電池較多,一次性需要將多個電池拆卸下來,需要體力和時間成本。但作為短途營運,這種換電池的方式反而比充電要方便很多。由于目前的電池快充模式不成熟,有可能損壞電池,導致電池儲電量越來越低,一般情況下,充電站是不建議汽車快充的。
以北京為例,當地第一座充電站已在延慶建設完成,可供50輛車同時充電,充電站大多分布在郊區(qū)。在國家電網的規(guī)劃中,市內交通核心將建設以可換電池為主的充換電站,以有效緩解車輛充電需求過大的壓力。
就投資規(guī)模而言,一個中型充電站建設成本在4300萬元左右,其中充電樁建設成本在10萬元左右。相比之下,充換電站還增加了人工成本,投入會更高,但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反而是比較可觀的盈利方向。
  有專家認為,建立完善方便的電動車能源供給服務網絡至關重要。對于汽車企業(yè)來講,也需要轉變觀念,在目前大城市停車位緊缺、交通擁堵的情況下,在充電時間漫長、電池技術瓶頸明顯的前提下,指望在所有公共停車場和小區(qū)停車位建設價格昂貴的充電樁是不現實的??蓳Q電池模式或許會成為一個大力推動電動汽車上路的優(yōu)秀選擇方案。
  商業(yè)化比拼
不久前,濟南市車管所給該市第一輛電動轎車——奇瑞QQ3(報價 圖片 參數) EV上了牌照。這不僅意味著山東省第一輛電動轎車終于有了合法上路的憑證,也預示著奇瑞新能源汽車正式走入山東省私人用戶市場。
據奇瑞汽車介紹,QQ3 EV一次充電只需要6~8小時,可充8~10度電,百公里的耗電成本約8元。在合肥,奇瑞較早向電動車的私人市場滲透,采用以租代售的銷售模式,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通過與電動車的親身接觸和體驗,習慣電動車的使用方式,進而喜歡上電動車。
2010年6月,國家《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指出,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車按3000元/千瓦時進行補貼;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最高補貼5萬元;對純電動車最高補貼6萬元。目前,奇瑞共有7款車型進入國家公告,新能源汽車推薦使用目錄。瑞麒M1(報價 圖片 參數) EV在考慮到國家補貼后,客戶實際購車成本大約只有 5萬~6萬元,與汽油機汽車處于同一價位水平。
比亞迪電動車首先打開的是出租車市場。2010年,由比亞迪與深圳巴士集團以55∶45的股比合資建成的深圳鵬程電動汽車出租有限公司,采購了100輛比亞迪E6純電動汽車,其中一部分投入了運營。在出租車的示范下,2010年前10個月,比亞迪E6銷量為54輛,F3DM混合動力車銷售290輛。
2010年1月21日,眾泰汽車就以“租賃試運營”的形式,在浙江杭州開始了眾泰2008(報價 圖片 參數) EV的商業(yè)化試運營。據了解,眾泰最早的計劃是投放100輛進行租賃,但迄今為止只投放30余輛。對此,眾泰電動汽車負責人表示,充電慢、充電設施建設滯后阻礙了純電動汽車的快速推廣。
通過采用不同的運營方式,汽車企業(yè)已經在電動車市場上展開商業(yè)化比拼。中國電動轎車商業(yè)模式及充換電基礎設施戰(zhàn)略規(guī)劃資深研究學者謝子聰認為,電動汽車創(chuàng)新需要整車、電池和能源供給服務企業(yè)這“三匹馬”以及政府統(tǒng)一認識,形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正確的商業(yè)模式是電動汽車各個產業(yè)鏈、各個企業(yè)盈利的保障,在這個基礎上制定配套的技術路線,才能夠形成有效的整車、動力電池和充換電設備的通用性標準,才能夠為技術進步搭建一個孵化平臺。”
目前,中國電動車的產業(yè)構架和商業(yè)模式仍然沒有形成。有學者認為,沒有明確的商業(yè)模式,就算把電動汽車產品開發(fā)出來,企業(yè)也難以盈利。從這方面來看,企業(yè)的商業(yè)化比拼只是表露在外的那一層,更何況,多數企業(yè)都是以試水的姿態(tài)在進行商業(yè)化運作,至今還沒有企業(yè)能夠盈利。所以,應盡快著手電動汽車商業(yè)模式構架的研討,確定出幾種可行的商業(yè)模式。由政府牽頭,由不同的企業(yè)進行一定時間的商業(yè)模式試驗,最終根據市場運營結果來決定哪種模式最為適用。這就意味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商業(yè)模式運行,需由電動車示范城市(報價 圖片 參數)政府來主導,而不是由某個企業(yè)出頭。
電動車難以實現普及的瓶頸主要在于價格優(yōu)勢不明顯、使用和充電不方便,以及續(xù)航里程短、電費成本優(yōu)勢不突出等。因此,電動車普及不能光靠政府補貼,基礎設施建設要跟得上技術發(fā)展的速度,既不可冒進也不可過于悲觀,畢竟電動車代表著未來低碳社會的發(fā)展方向,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據了解,以前歐美國家采用整車和電池捆綁銷售的模式,并建設充電網絡進行電力補充,至今未能成功。從我國來看,目前一些企業(yè)采取的電動車“整車租賃”模式,主要是為了規(guī)避電動車成本高企的缺點,讓消費者先接觸到產品,從而提升市場認知度。而要解決電動車使用不方便、電池維護難的問題,仍需要從基礎設施上著手,國家電網采取的“充換電合一”的模式未嘗不是一種好的解決方案。
  從政府、協會到企業(yè),都在為電動車這一新興產業(yè)出謀劃策。隨著產業(yè)瓶頸逐漸被打破,電動車也進入了商業(yè)試水期,這一階段,也是中國電動車產業(yè)彎道超車的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