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盡管受到了持續(xù)八個月之久的“騙補調查”的影響,但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根據(jù)工信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2016年1月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0.2萬輛,同比增長60.4%,位列全球第一。工信部相關負責人預計,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的銷量或將突破50萬輛。近期,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多家企業(yè)相繼發(fā)布了2016年全年業(yè)績預測,其中15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長超過30%,7家公司預計業(yè)績增長幅度在100%以上。
不得不承認,在仍以政策為導向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車企和消費者都雙雙受益。不過,從今年1月1日起,利好政策的逐漸收口,或將引發(fā)行業(yè)的新一輪思考和選擇。
補貼縮水
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國家發(fā)改委日前發(fā)布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并從1月1日起實施。按照新的推廣應用補貼政策,補貼標準按電池電量分檔累退,分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的國家補貼額度全面下調了20%,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至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xiàn)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
由于國家和地方補貼的雙雙下調,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的整體補貼額度下降了40%,金額減少2萬元至4.4萬元不等。按照此前政策,多數(shù)地方政府制定的補貼標準都是與國家財政的補貼標準相同。在深圳,地方補貼額度甚至高于國家補貼;在上海嘉定區(qū)和閔行區(qū),區(qū)政府也提供了補貼。僅以北京為例,2016年在北京購買一輛行駛里程達到200公里的純電動車,將獲得4.5萬元的國家補貼和4.5萬元的北京市地方補貼,總計補貼9萬元。然而,2017年在北京購買同一輛里程達到200公里的純電動車,消費者將只能獲得3.6萬元的國家補貼和1.8萬元的北京市地方補貼,總計5.4萬元。補貼總額比2016年減少了3.6萬元,補貼退坡達40%?!把a貼對純電動汽車的影響特別大,在今年以前,補貼金額往往能夠占到車輛指導價的40%至50%。所以在補貼縮水之后,純電動汽車的售價將會大幅上漲,漲幅普遍在30%至40%。某些車型的價格漲幅甚至將達到60%?!庇惺袌龇治鋈耸糠Q。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購車成本的上升,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將大幅下降。對此,不少車企尚無明確的應對方法,以至于市場上出現(xiàn)了“只訂不賣”的情況。吉利、江淮、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等多家車企表示,由于補貼退坡幅度較大,并且政策出臺時間晚,目前企業(yè)內部還在討論成本問題,暫未確定新的售價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版補貼政策中,補貼調整幅度最大是新能源客車領域,不僅提出了多個新增技術考察指標,如動力電池系統(tǒng)能量密度、充電倍率、節(jié)油水平,而且在補貼額度上退坡超過一半。面對高技術要求、低補貼額度的補貼新政,客車企業(yè)表示要從提高整車技術水平和降低電池成本上下功夫。
全國乘用車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此次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注定會出現(xiàn)過渡期,單一補貼政策拉動市場的方式已越來越不可取,更多通過新能源汽車積分、市場規(guī)模擴大、產業(yè)鏈優(yōu)化等多項辦法來平衡產品成本。
車牌趨緊
一方面,購車成本的增加讓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腳步開始躑躅,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已告別“免搖號時代”,又無形中增加了消費者購車的緊迫感。
追溯北京新能源汽車免搖號的最后一期應該是2016年6月,不過剛剛過去半年,新能源車牌的緊張程度已令人咂舌。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規(guī)定,2017年將有15萬個新增小客車指標可供申請,這其中包括普通小客車指標9萬個,新能源汽車指標6萬個。根據(jù)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在2017年度的6萬個新能源汽車指標中,1.7萬個指標因為2016年度指標申請額度滿員而被排隊預定。也就是說,在2017年欲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還有約4.3萬個名額虛位以待(含公戶指標),個人新能源指標三分之一已被預定。
而從去年12月27日北京市經(jīng)信委發(fā)布的一紙公告看,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車型也并非“一勞永逸”了,根據(jù)相關要求,不符合條件的車型或將隨時被更替。此份公告稱,根據(jù)工信部前四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及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備案工作等相關要求,自2016年12月8日起,比亞迪秦EV(型號:BYD7008BEV)等28款產品停止享受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單獨號牌配置及市級財政補貼政策。其中,新能源小客車共有10款,共涉及8家生產企業(yè),包括比亞迪、重慶長安、上海汽車、北京汽車、吉利汽車、福田汽車、北京現(xiàn)代等。這10款產品停止享受上述政策的原因均為“舊款產品停售,企業(yè)主動申請退出”。在這10款主動申請停售的車型中,已有多款車型的替代車型進入北京備案目錄。例如,比亞迪秦EV(BYD7008BEV1)就是對比亞迪秦EV(BYD7008BEV)的替代。
粗略梳理國內新晉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如長江、前途、萬向、奇點、蔚來、車和家等等,無不將量產時間鎖定在了2018年至2019年前后。同樣,傳統(tǒng)汽車巨頭大眾、通用、寶馬的新能源車也計劃在這一時間段進入中國?!爱敵彼巳?,就知道誰在裸泳?!北藭r,政策退坡基本到底,最終迎來的還將是一場技術的比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