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1区在线|久久久综合国产剧情中文|午夜国产精品无套|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人人操人人干人人草|一区二区免费漫画|亚洲一区二区a|91五月天在线观看|9丨精品性视频亚洲一二三区视频|国产香蕉免费素人在线二区

中國儲能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 首頁 >項目管理>電站事故及應急消防管理 返回

儲氣庫建設難在哪兒

作者: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國能源報 發(fā)布時間:2017-02-06 瀏覽:次

中國儲能網訊:儲氣庫建設離不開政府主導——專訪法國ENGIE集團中國區(qū)總裁兼CEO顧儒盟

記者:仝曉波

拉尼娜來襲,儲氣調峰能力不足的中國如何確保今冬天然氣安穩(wěn)供應,仍是能源行業(yè)的一個重大考驗。

當下,儲氣調峰能力不足嚴重制約了中國天然氣產業(yè)的發(fā)展,中國亟需加快相關工作推進進程。歐洲儲氣庫的建設運營經驗或可借鑒。

資料顯示,歐洲共有150個地下儲氣庫項目,累計工作氣量高達970億方,涉及31家儲氣庫運營公司。作為歐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儲氣庫運營商,法國ENGIE集團有近60年的儲氣庫設計、開發(fā)和運營經驗,掌握所有類型地下儲氣庫核心技術。目前該集團在歐洲運營21個天然氣地下儲氣庫,總工作氣量達125億立方米。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未來天然氣在全球能源消費中的定位應該是怎樣的?

顧儒盟:各國都傾向于依靠各自資源優(yōu)勢發(fā)展能源產業(yè)。從長遠看,目前已成共識的一點是,全球天然氣儲量仍很高,而天然氣又是化石能源里污染最低的。如果一個國家要削減使用煤炭或者其他污染較大的化石能源,通常首選替代能源即天然氣。天然氣是當前降低污染的最快捷手段,同時還可保障可再生能源大規(guī)模接入。天然氣的低排放特性,以及天然氣熱電聯產的高效應用,使其有望在城市中普及使用。

很多研究表明,中國在較長時間內,清潔煤炭仍會占據50%以上比例。天然氣作為煤炭的重要替代能源,未來會發(fā)揮重要作用,毫無疑問,在中國的能源結構里天然氣的使用比例仍會上升,但我認為不會超過能源消費總量的20%。因為中國不是產氣大國,需要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需要,而保證天然氣安全穩(wěn)定供應也是中國政府需要著重考慮的。

中國能源報:參考歐洲經驗,天然氣存儲在促進天然氣產業(yè)發(fā)展中能發(fā)揮怎樣的作用?

顧儒盟:地下儲氣庫一共有三大類型:枯竭油氣藏儲氣庫,全球80%的儲氣庫為這種類型,但需依據存儲層特點進行處理,墊底氣無法全部采出,注采速率較低;含水層儲氣庫,這類儲氣庫全球占比13%,工作氣儲量大,開發(fā)周期長,注采氣流量很大,適合用來作為安全儲備;鹽穴儲氣庫,全球占比約7%,空穴容積小,但具有高供給能力,注采流量可根據需要靈活調整,能夠快速在市場上大量交易。

綜合而言,天然氣地下儲氣庫的作用可以體現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系統(tǒng)優(yōu)化。在歐洲,做早期天然氣基礎設施規(guī)劃初期,就統(tǒng)籌考慮了管道、地下儲氣庫和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的整體最優(yōu)化建設布局,以期實現投資價值的最大化。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儲氣庫可賦予天然氣生產更大的靈活性,同時還將起到優(yōu)化輸氣管網的作用。

其次,平衡冬夏季峰谷差,保障供給安全。以法國為例,法國是一個天然氣進口國,為了確保天然氣供應,很多進口合同都是長約合同,這樣一來天然氣在全年任何時段流量供應都是均勻的,但法國的天然氣消費季節(jié)性差異很大,峰谷差達到8—9:1,氣源富裕時存到地下儲氣庫里,供氣高峰時拿出來使用。法國政府從保障能源供應的角度,要求天然氣進口商的儲氣能力至少要能提供3個月的消耗量,約占全年消費量的25%。事實證明,天然氣儲氣庫對法國天然氣穩(wěn)定安全供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應對前兩年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帶來的潛在天然氣供應危機。

此外,隨著歐洲能源市場的開放,地下儲氣庫又成為運營商的一個交易工具。目前不少公司都把地下儲氣庫作為優(yōu)化貿易的一個手段,向市場提供一定比例的儲氣量用于交易,額外提供的服務價格也由市場來決定。這樣儲氣庫運營商可獲得對天然氣價格潛在的影響力。

中國能源報:歐洲儲氣庫更多屬于戰(zhàn)略儲備還是商業(yè)儲備?

顧儒盟:歐洲建設地下儲氣庫最初的需求是兩個:安全儲備和滿足冬季夏季峰谷差。各國根據各自不同需要制定了儲存策略。法國天然氣供應商應保證一定的天然氣儲備,如供應商必須保證在11月1日為其終端客戶在配氣管網上儲備85%的最小儲氣量,對所有終端用戶(特別是易中斷用戶)負有保障供應的義務,保障方案根據所占市場份額而定;輸送系統(tǒng)運營商有維持相當于所有服務客戶5天使用量儲備的特別義務,在第三方準入制度下,各儲氣庫運營商秉持透明度和無歧視原則,有自行定價的商業(yè)自由;捷克規(guī)定從10月到4月間,必須有至少20%的供應從儲備中提供;波蘭進口商有義務根據其年均天然氣進口量儲備相當于30天的儲備量;西班牙輸送商必須依據其上一年度銷售總量儲備相當于20倍日平均值的天然氣儲備量;意大利進口商和生產商必須儲備能夠在峰值期間滿足30天采出以及足以度過概率5%的寒冬的天然氣儲備等。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歐洲儲氣能力的開發(fā)是在國家壟斷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儲氣價值計入天然氣價格之中。歐洲對天然氣市場管制的撤銷于1998年開始,于2009年完成,儲氣能力平穩(wěn)期出現于2010年左右。美國儲氣能力于上世紀80年代早期達到高峰,目前74%的儲氣能力由地方經銷商通過合同控制,其余分別由市場經銷商(15%)和管道商(8%)控制。目前對于是否還需要保留戰(zhàn)略儲備在歐洲仍有爭論??梢哉f,歐洲正向著美國的方向發(fā)展,但目前還是戰(zhàn)略儲備和商業(yè)儲備混合存在。那些容量大、流量大、使用便捷的地下儲氣庫是優(yōu)先使用的。整體看,戰(zhàn)略儲備規(guī)模要比商業(yè)儲備大一些。

中國能源報:LNG儲罐可以發(fā)揮什么樣的調峰作用?

顧儒盟:歐洲的天然氣進口是長約合同,LNG船周期性進港,用不了就放到地下儲氣庫存起來。地下儲氣庫與LNG接收終端兩種手段是同時最優(yōu)化的。

中國情況不同,因為地下儲氣能力欠缺,中國有不少地方正在考慮投資建設LNG接收終端,但這些終端并不具備儲氣能力。中國目前利用LNG終端來調峰,多用于臨時救急。地下儲氣庫量大,隨時都可以用,理論上是一個最完美的天然氣儲存手段。LNG可以接收終端的存儲量級與地下儲氣庫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北京燃氣集團在今年供暖季,通過我們進口了10船天然氣,目的就是為了應對北京冬季的用氣高峰。但鑒于北京沒有足夠的儲氣能力,這些天然氣到岸后的氣化、輸送窗口期很緊張。從長遠看,還是需要建設地下儲氣庫。

中國能源報:什么機制促進了歐洲大量投資地下儲氣庫?

顧儒盟:歐洲50年前開始興建儲氣庫時,天然氣行業(yè)都是國企壟斷性經營,當時可以說是由國家來出資修建基礎設施,也是政府定價,所以在政策上就能保證運營商在財務上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市場化之后,企業(yè)建設地下儲氣庫就要衡量投資的風險和收益,因為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fā)展進入不景氣狀態(tài),為了保證企業(yè)有意向投資,還是需要政府給出價格和監(jiān)管保障。

中國能源報:歐洲有哪些市場化的經驗可供中國借鑒?

顧儒盟: 2011年9月,我來到中國工作,從那時開始對中國的地下儲氣庫建設展開探索,也是通過這些年的工作推進我們發(fā)現中國的天然氣存儲能力與其發(fā)展愿景是極不平衡的。事實上,中國如能在距離氣源地遙遠的沿海地區(qū)建設季節(jié)性儲氣庫,要比建設大型管道經濟高效。

中國與歐洲不同,歐洲是先建了地下儲氣庫,然后市場才開放的,目前市場參與者通過第三方準入機制可完全參與儲氣庫市場運作。但歐洲已經不需再新建儲氣庫,要考慮的是如何保證那些在運行的地下儲氣庫為股東按期帶來回報,在價格水平上保證股東們當時的投資得到兌現。

整體而言,鹽穴儲氣庫,適合用作天然氣交易,將來容易收回投資,可以考慮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但是含水層地下儲氣庫,因為適合用作戰(zhàn)略儲備,如果政府不能給予政策保障,僅靠市場調節(jié)不足以保證投資商獲得合理回報,難以發(fā)展起來。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中國目前建設地下儲氣庫的關鍵障礙是什么?

顧儒盟:合適的地質條件和商業(yè)模式是建設地下儲氣庫的兩個關鍵因素。中國適合枯竭油氣藏型地下庫的地質條件很多,考慮到中國市場這么大的規(guī)模,此類地下儲氣庫并不足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要。中國現有的枯竭油氣藏并不是最優(yōu)化的地質條件,因此儲層特別深,儲氣難度大。合適的鹽穴型地型地貌也不多。最理想的還應該是含水層型,可以儲存大量天然氣,但這方面的研究也只是剛開始。

歐洲的市場開放已經走過10年時間,而中國正在市場開放的當下,中國簽了很多天然氣進口合同,有必要創(chuàng)建一個基礎設施體系,達到天然氣最優(yōu)化合理運輸、配送。其中,地下儲氣庫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當前,單純依靠市場還不能實現儲氣庫的靈活運轉。如果一個市場能夠得以存在,就需要具備可以使天然氣從一個地區(qū)向另一個地區(qū)自由流通的前提條件,目前在中國這個前提條件并不存在。ENGIE集團是歐洲地下儲氣庫的領軍企業(yè),我們愿意參與到中國的地下儲氣庫建設。但如果不能保障一定的投資回報,像我們這樣的私營企業(yè)是很難做出投資決策的。中國還需要進一步打破市場壟斷,市場主體要更加多元化,要有科學可落實的市場規(guī)則,同時也要加強監(jiān)管。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正在進展中,從中國政府最近頻繁推出的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文件看,方向是積極明確的,但真正市場化還需要時間。

因此,當前中國要加大儲氣能力建設,還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同時賦予儲備設施開發(fā)競爭性。建議對進口商和生產商(主要針對地緣政治或供應中斷的風險),以及供應商(如地方配氣商,針對氣候風險)分別實施不同的特別儲備義務。在國家層面,保障供給安全的儲氣庫開發(fā)應通過公開招標展開。在地方層面,依據地質條件的不同,應當允許一定的地方主動權,特別是小型調峰儲氣庫的開發(fā)。地方配氣商有責任保障供應(需求多樣性)。此外,歐洲的經驗表明,儲氣服務的市場價格不能充分體現儲氣庫的價值。比如,地下儲氣庫建設的越多,調峰的需求就越少,這反而會削弱其自身價值。因此,一個受監(jiān)管的價格機制,而不是完全的市場化機制,才有可能保障地下儲氣庫投資商的合理回報。

延伸閱讀:

儲氣庫建設難在哪兒(觀察)

魏瑋

每到供暖季,一些地區(qū)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供氣緊張狀況。以北京市為例,今冬明春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119億立方米,而現有應急儲氣能力僅為459萬立方米,難以保障突發(fā)險情下的應急供氣。同時,北京市儲氣調峰需求為37至38億立方米,而河北、華北及天津大港儲氣庫群的可用氣量僅為26億立方米,尚有近1/3的調峰缺口無法滿足。這個現象背后隱含的重要原因是我國儲氣庫建設滯后,導致天然氣儲備能力不足,調峰能力欠缺。

調峰能力亟待提升

天然氣的生產和消費具有不平衡性,冬夏季存在明顯的峰谷差。比如,北京市天然氣冬夏季需求峰谷差就已高達10:1,必須進行季節(jié)性調峰來保障穩(wěn)定供氣。

供應北京的天然氣來自幾千公里外的中石油長慶油田、中石油塔里木油田、中亞地區(qū)油田,通過陜京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京。生產區(qū)和消費區(qū)的背離是我國目前天然氣產業(yè)的普遍現狀,長距離的管道運輸存在時間差距,同時,一旦管道輸送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氣荒”。在此背景下,調峰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

在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看來,動用氣田調峰的手段對上游氣田的長期開發(fā)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作為北京季節(jié)性調峰的氣源地之一,中石油長慶油田的生產井使用年限由正常的十年時間縮短至三年。中石油蘇里格氣田因為調峰造成了長期生產能力的下降。

中國石油規(guī)劃總院工程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師叢威表示,儲氣庫容量大,調峰能力強,單位調峰成本相對于采購LNG現貨成本要低,儲氣設施發(fā)展的主力一定是儲氣庫。

近日發(fā)布的《中國天然氣發(fā)展報告(2016)》白皮書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已建成地下儲氣庫18座,有效工作氣量為55億立方米/年。

而另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931億立方米,其中進口量占總需求的31.8%。按照國際煤氣工業(yè)聯合會(IGU)對于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和超過30%,儲氣庫工作氣量需超過天然氣消費量12%的標準,我國儲氣庫工作氣量須達到約231億立方米才能保障可靠持續(xù)地供氣。顯然,儲氣庫工作氣量遠遠無法滿足現有的調峰需求,調峰能力亟待提升。

發(fā)展存在“內憂外患”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儲氣庫的自然屬性決定其建設難度大是建設滯后的內在原因,價格機制不完善和政策落地困難則是導致企業(yè)缺乏投資動力,制約其發(fā)展的外在原因。

地下儲氣庫建設所需的苛刻條件和南方地區(qū)構造破碎、氣藏數量和規(guī)模小的地質背景形成了我國適合建庫的資源稀缺的特點,目前已建成的18座儲氣庫多分布于長江以北的油氣聚集區(qū)。

同時,儲氣庫投資成本高昂。資料顯示,中石油呼圖壁儲氣庫的投資達110億,中石油相國寺儲氣庫建設投資成本高達144億元,對于企業(yè)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企業(yè)缺乏投資建庫的動力也是儲氣庫建設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是儲氣庫價格機制不完善,無法激發(fā)企業(yè)投資建庫的積極性。

由于現階段作為儲氣庫有償服務基礎的天然氣峰谷差價尚未形成系統(tǒng),僅在湖南省長株潭地區(qū)試行了季節(jié)性差價,這導致儲氣庫的服務成本和價值無法體現。

同時,叢威表示,現階段沒有對受益于調峰服務的終端用戶進行劃分,也沒有實行差異化的定價機制,導致企業(yè)因為調峰所投入的成本和代價沒有回報的渠道,這也是企業(yè)缺乏投資動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相關政策落地困難,難以吸引多元投資主體參與其中是儲氣庫建設滯后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多元化投資主體參與儲氣庫建設已成為行業(yè)內外的普遍呼聲。

現階段,全部的儲氣庫均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建,但持續(xù)下跌的油價讓國有企業(yè)難以背負儲氣庫建設這個巨額投資。

同時,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孟浩指出,儲氣庫等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關系國計民生以及天然氣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只有實現市場化運營,才能推進能源基礎設施的完善,逐步實現從計劃為主、市場為輔向市場為主、計劃為輔的方向轉變,也有利于其建造成本、運營成本、人工成本的降低。

自2012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國家發(fā)改委、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多個方面鼓勵、引導、推進儲氣庫的建設,但這些政策缺少配套的落實措施。據記者了解,目前政府在建設保障基金、天然氣儲備設施調整折舊、戰(zhàn)略儲備天然氣免稅、天然氣戰(zhàn)略儲備成本補償、專項財政補貼等方面給予儲氣庫的鼓勵性財稅支持不足。

動輒上百億的投資成本和具體落實措施的缺失讓民營企業(yè)望而卻步。目前,僅有港華金壇鹽穴儲氣庫是國內城鎮(zhèn)燃氣企業(yè)投資建設的項目,由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與中鹽金壇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建設。

推進建設需對癥下藥

儲氣庫建設存在多方面的制約因素,推進其發(fā)展就需要對癥下藥,尋求相應的解決辦法。

針對建設儲氣庫地址稀缺的問題,叢威認為,儲氣庫作為公共服務之一,政府應該承擔其前期的庫址普查工作,挑選出適合建庫的地區(qū)再由企業(yè)進行詳查。截至目前,中國有哪些地方適合建庫,能形成多大的工作氣量,這些情況都尚未明確,不利于整體調峰應急能力的加強。

在提升企業(yè)投資建庫的積極性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儲氣服務價格,讓投資建庫的企業(yè)獲得合理的回報。

今年10月以來,國家發(fā)改委相繼發(fā)布關于天然氣管輸和儲氣設施價格的相關政策,規(guī)定儲氣庫不計入管輸企業(yè)的有效資產,并且儲氣設施經營企業(yè)可以與有需求的企業(yè)協商后自主確定對外銷售價格。這標志著我國儲氣服務價格向市場化進程邁出實質性一步。

今年11月,中石油對多地非居民天然氣價格的上調以及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正式運行是試水氣價市場化的重要舉措。按照“讓市場決定價格”的發(fā)展方向,將有望實現調峰氣價,從而使儲氣庫的成本和價值有所體現,企業(yè)能夠有利可圖。

與此同時,行業(yè)內外需要相互協作共建多元化投資環(huán)境。

叢威表示,企業(yè)自身要搭建一個依托天然氣管網和基礎設施的多元投資平臺,并且開放基礎設施投資的門檻。同時,需要從天然氣產業(yè)鏈上劃分調峰責任的歸屬,才能進一步明確投資建庫的主體。

孟浩認為,政府可以設立能源基礎設施的引導基金,給予投資主體財稅、金融、信貸方面的政策性優(yōu)惠,吸引民營企業(yè)和社會資本加入到儲氣庫的建設中。

分享到:

關鍵字:儲氣庫

中國儲能網版權說明:

1、凡注明來源為“中國儲能網:xxx(署名)”,除與中國儲能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儲能網)”的作品,均轉載與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國儲能網贊同其觀點、立場或證實其描述。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3661266197、 郵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