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皖企應訴歐盟雙反
美國作出雙反裁定后,安徽光伏企業(yè)所受影響并不是很大,因為他們的出口市場主要在歐洲。以安徽中南光電為例,其2010年對歐盟出口占其總產值95%。
不過,歐盟去年先后對我國光伏產業(yè)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全國100多家光伏企業(yè)參加到雙反應訴中,其中就有中南光電、旭騰光伏等6家皖企身影。安徽去年的光伏出口值約1億美元,這6家的產值占到90%以上。
“一旦應訴成功,將可以享受到代表企業(yè)的平均關稅稅率,如果這樣,對出口的影響就不會很大。 ”省商務廳公平交易局副局長徐曉林表示。
將廠開到對方地盤去
馬鞍山一家光伏企業(yè)則另辟蹊徑,該公司在意大利設立一家合資光伏公司。由于意大利屬歐盟國家,所以按照規(guī)則該公司不在雙反之列,可謂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歐洲市場的待遇問題。
如果說應訴或成立合資公司是為了盡量保住歐盟這個廣闊市場的話,那么安徽企業(yè)也做好了另一種準備。去年美國提出雙反后,極度依賴出口的中國光伏產業(yè)就意識到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可怕結果。包括皖企在內的國內光伏企業(yè)都開始了開拓新市場之路。南美、東南亞、俄羅斯……安徽光伏企業(yè)不斷加大對上述市場的開拓力度,如中南光電依靠新興市場,兩年內歐洲份額雖下降了15%,但總出口額卻呈現增長。
國內市場送來產業(yè)曙光
國務院研究室副司長范必認為,我國光伏產業(yè)面臨的嚴峻形勢,除了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的因素,也與國內政策不配套導致的需求不足直接相關。去年1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系列政策鼓勵在國內消化光伏產能。
“我們已確定了要在青海上馬一個10兆瓦的項目,在合肥上馬合計20兆瓦的兩個項目,今年六七月份即可建成。 ”中南光電工作人員何德奎向筆者介紹,這些項目將并入當地的電網中。
筆者了解到,合肥正致力于打造“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在全市推廣建設一批光伏發(fā)電照明示范道路、示范建筑、示范居民社區(qū)等。這對安徽的光伏企業(yè)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