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科學報報道,稻殼是稻谷外面的一層硬殼,它能保護內部結構免受昆蟲和細菌的侵襲。稻殼富含纖維素、木質素、二氧化硅等成分。盡管全世界每年在稻米生產中作為廢物產出的稻殼約為108噸,但是迄今為止稻殼僅回收用于廉價農業(yè)產品生產。
韓國科學技術學院的Jang Wook Choi及其同事著手利用稻殼的巨大潛力,開發(fā)高價值產品。稻殼包含獨特的二氧化硅層,但是在納米尺寸上能透氣透水。該研究小組使用了幾個步驟——包括酸和熱處理,從稻殼的外層提取出了二氧化硅并把它轉化成了硅。
這個過程保存了這種二氧化硅層原來的三維多孔納米結構。然后,研究人員使用提取出的物質制作出了鋰離子電池的陽極,結果發(fā)現它們有十分良好的電化學性能。
研究人員提出,回收的稻殼或可作為一種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利用的大規(guī)模資源,幫助滿足人們對鋰離子電池中的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