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綠色電池
馬里蘭大學的一隊研究者最近開發(fā)了一款廉價的新材料,該材料將在新一代電池上充當負極。在實驗中該團隊發(fā)現,橡樹葉被加熱到1000攝氏度后,其碳基結構會被瓦解,隨后所剩物質中就可容納電解質。眼下,該團隊還在對其他自然材料進行測試,包括泥炭土和香蕉皮等。
快充石墨烯電池
眾所周知,電池的壽命會隨著充放電次數的增加而逐漸縮短,而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研發(fā)人員就在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開發(fā)出了新型石墨烯電池,這款電池不但擁有超強的快充能力(幾秒鐘),而且其耐用性也不一般,研發(fā)人員開出的使用期限為一輩子。石墨烯材料的運用克服了傳統(tǒng)電池所有的缺點,同時這款產品也非常環(huán)保,而且造價便宜。
	 
用糖做的電池
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團隊開發(fā)了一款用糖做的電池,其優(yōu)點是超強的續(xù)航能力。研究人員從糖中分離除了麥芽糖精,而它就是這款新型電池的能量來源。麥芽糖精與空氣接觸后,電池就會釋放電子來發(fā)電。由于糖便宜且存量大,所以此款新電池成本較低,最重要的是它擁有可降解的特性。
充不壞的納米線電池
這款電池完全是加州大學的研發(fā)人員在無意中發(fā)現的,它讓傳統(tǒng)的鋰電池變得一無是處。研發(fā)人員用黃金制作了納米線,隨后將其與新材料相結合,這對組合讓電池的充放次數大幅提高,同時電池性能也不會隨充電次數增加而衰減。
自毀電池
自毀電池面向的并不是大眾市場,但在特殊領域它卻能大顯身手,而且它也克服了此前一次性電池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這款電池由愛荷華州立大學開發(fā),主要用于軍事用途,用光、熱或者液體都能將其引爆。此外,引爆后即使進入了水中,也不會對水體造成污染。
可食用的鹽水電池
這款電池可是將環(huán)保的概念發(fā)揮到了極致,為了為自家電池正名,Aquion Energy的威特克里居然真的啃掉一塊電池吃了下去(肯定不怎么好吃)。這款電池的部件都由生物衍生材料制成,在變身電池前它們可能是塵土、棉花、碳或鹽水。不過,這款電池可不是給移動設備準備的,它要做“大事業(yè)”,比如做家庭或公司的備用電源,而為其提供電能的則是環(huán)保的風能或太陽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