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1区在线|久久久综合国产剧情中文|午夜国产精品无套|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人人操人人干人人草|一区二区免费漫画|亚洲一区二区a|91五月天在线观看|9丨精品性视频亚洲一二三区视频|国产香蕉免费素人在线二区

中國儲能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 首頁 >雙碳目標>電動汽車與充電樁 返回

電池標準更新頻繁 新能源車企吃得消嗎?

作者: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 來源:人民網 發(fā)布時間:2016-06-13 瀏覽:次

中國儲能網訊:想讓車子賣得好,拿到補貼是新能源車企必須過的一道檻兒。然而,近日,一則補貼與電池掛鉤的政策,使新能源車企陷入了即將失去補貼資格的窘境。日前,工信部公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企業(yè)目錄第三批。根據該規(guī)定,新能源汽車產品若想獲得補貼,使用的電池必須來自該目錄的25家本土企業(yè)。而當下新能源汽車普遍使用的日韓電池均未被列入目錄。目前,在售車型要在2017年7月1日前完成電池的整改;自本年7月1日起,新申報車型必須選擇進入目錄的電池品牌。

筆者認為,當前,目錄企業(yè)的電池不論從質量還是產能上,短期內都無法滿足使用需求。相關部門“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對新能源車企業(yè)而言或難以消受。

成型新能源汽車產品更換電池成本高、周期長。猶如發(fā)動機之于燃油車,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其成本占到了一輛車的一半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一輛新能源車從最初設計理念到產品上市,要經歷設計、研發(fā)、制造等流程,電池方面要經歷選擇動力電池產品、構建電池管理系統(tǒng)、上車測試調試等環(huán)節(jié)。整個過程要耗費較長時間和大量人力物力。

更換電動車電池,其測試、裝車、整車再測試這一復雜流程需要再走一遭。整車企業(yè)對已成型產品實行“換心”手術,即便拋開成本不談,手術后新“心臟”能否勝任,也是企業(yè)面臨的一個大大的問號。

強制性地劃定時間讓其選擇國產電池,制約了新能源汽車企業(yè)的發(fā)展。當前,動力電池技術依舊是索尼、三星等日韓品牌的天下。國內新能源車企在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除了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之外,國內少有自行研發(fā)電池的企業(yè)。正因如此,新能源車企嚴重依賴外資電池產品。由于多數外資電池企業(yè)并不在目錄之內,整車企業(yè)為獲得補貼,不得不將外資電池更換為國產電池。

短期內實施“一刀切”標準將加劇新能源車現車難求現象。當前,新能源車產能滯障,很多地區(qū)出現“無優(yōu)惠、無現車、各品牌新能源車大多都要等”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供應能力較為有限。業(yè)內曾預計2015年我國動力鋰電池需求約達12.5GWh,但截至2015年底,鋰電池的實際產能僅有5GWh。內部供應不足之時,暫時的“拿來主義”或許是一劑良藥。

電池標準與補貼掛鉤后,電池企業(yè)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了硬性門檻。開出整治電池市場的解藥,新能源車企卻一時吃不消。畢竟,電池產業(yè)走向規(guī)范應不疾不徐,穩(wěn)健前行。

分享到:

關鍵字:動力電池

中國儲能網版權說明:

1、凡注明來源為“中國儲能網:xxx(署名)”,除與中國儲能網簽署內容授權協(xié)議的網站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儲能網)”的作品,均轉載與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國儲能網贊同其觀點、立場或證實其描述。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版權問題與本網無關。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以及引用的圖片(或配圖)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涉及版權問題,可聯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請在30日內進行。

4、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3661266197、 郵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