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2019年1月7日,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yè)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在臨港產業(yè)區(qū)正式開工建設。據悉,特斯拉超級工廠集研發(fā)、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全部建成運營后年產能將達50萬輛純電動整車。
工廠一期年生產規(guī)模為25萬輛純電動整車,包括Model3和Model Y車型。這意味著,Model3和ModelY即將實現國產化。
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Musk)表示,上海未來工廠生產的Model3和Model Y車型將供大中華地區(qū)銷售,其他車型包括Model S、Model X以及高配版的Model3、Model Y仍將由美國工廠負責生產。
受此消息影響,當日特斯拉股價一路走高,截至收盤,特斯拉股價大漲5.44%,報334.96美元,創(chuàng)一周新高。第二日繼續(xù)保持上漲態(tài)勢,截至發(fā)稿,特斯拉報335.35美元,市值達575.3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斯拉超級工廠開建前兩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實地探訪特斯拉超級工廠所在地發(fā)現,工地現場的挖掘機和塔吊正在作業(yè)?,F場有大片土地被圍欄圍住,掛有“項目用地,閑人免進”的告示牌。
對于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具體建造事宜,記者致電上海市臨港地區(qū)開發(fā)建設管理委員會,對方回復稱關于特斯拉工廠的事情只能跟特斯拉方面聯系,因為涉及到企業(yè),所有關于特斯拉的宣傳都以特斯拉方面的為最終口徑。
2020年實現大規(guī)模量產
根據官方的數據,在2018年四季度產能當中,大概有3000輛將安排在今年一季度交付,其中包含了1010輛Model3。
根據此前信息,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于2018年7月簽約,總投資達5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投資160億元,初期將先建成組裝產線,隨后推進特斯拉國產化進程。馬斯克曾稱,特斯拉建廠所需的大部分資金將會通過發(fā)債的方式進行募集。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體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建廠資金主要來源為上海本地銀行的低息貸款,目前已有銀行給特斯拉簽署貸款協(xié)議。針對此消息,記者向特斯拉公關方面求證,截至發(fā)稿,未獲得回復。
1月7日稍早前,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計劃在今年夏天完成特斯拉上海工廠初步建造工作,在2019年底開始正式生產Model3車型,到2020年實現大規(guī)模量產。
在汽車分析師任萬付看來,中國是特斯拉除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場,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最快最好的市場。特斯拉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在華建廠能夠幫助企業(yè)進一步增加在中國的銷量,鞏固品牌地位,提高企業(yè)的盈利能力,此番上海工廠的開建表明特斯拉國產正式進入倒計時?!熬C合各方信息來看,2019年下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一期將建成投產,但應小批量生產,等待產能慢慢爬坡,2020年應該能實現規(guī)模量產?!?
一直以來,不少國人都對30萬元買到特斯拉充滿期待。按照馬斯克早先的說法,在中國建廠生產,可以削減至少3600美元的運輸費,且能通過國產供應鏈和中國勞動力大幅降低成本,特斯拉的售價或許可以減少三分之一。
而目前中國消費者已可以選配Model3,Model3高性能全輪驅動版中國標準續(xù)航里程最高為595公里,起售價為56萬元;Model3長續(xù)航全輪驅動版中國標準續(xù)航里程最高為590公里,起售價為49.9萬元。這一價格并無競爭力,因此有觀點認為真正完成國產化之后,特斯拉才會更具優(yōu)勢。
另據公開數據,Model3已經成為特斯拉的主力車型。2018年,特斯拉共交付新車24.52萬輛,其中Model3銷量為14.58萬輛。2018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每天完成了大約1000輛新車的交付,四季度總銷量達到了9.07萬輛,產能則為8.66萬輛。
根據官方的數據,在2018年四季度產能當中,大概有3000輛將安排在今年一季度交付,其中包含了1010輛Model3。
“入華”道路一波三折
到2018年10月17日土地摘牌,特斯拉項目落地只用了3個月時間。如今,特斯拉工廠正式開建,前后僅6個月時間。
事實上,特斯拉“入華”一事已經流傳了數年。早在2016年,馬斯克就宣布要在中國設立工廠,但是隨后的談判一波三折。2017年2月,有關特斯拉即將在上海臨港落戶的消息就獲得了多家媒體的報道,但是隨后,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方面就發(fā)文否認。有部分媒體稱,特斯拉要價太高,雙方“談不攏”。
到了2018年3月,上海市經信委向媒體表示,雙方保持良好溝通,目標一致,都希望能共同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細節(jié)還在溝通中。
而后在2018年6月,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發(fā)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內容顯示,汽車行業(yè)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據此,特斯拉的建廠投資項目,不受外資股比限制。
直到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宣布在上海建廠。2018年10月17日下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成功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yè)區(qū)Q01-05地塊864885平方米工業(yè)用地,并與上海市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正式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此舉標志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地區(qū)實質落地。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與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xié)議,到2018年10月17日土地摘牌,特斯拉項目落地只用了3個月時間。如今,特斯拉工廠正式開建,前后僅6個月時間,體現了上海全面提升新一輪對外開放水平的速度。
1月5日,本報記者通過實地探訪發(fā)現,該工廠具體位于兩港西大道,三一機工東側,現場已建起圍欄,站在圍欄外,可以看見正在作業(yè)的挖掘機和塔吊。
在鐵絲網上,記者見到一則通知,內容顯示根據政府指示精神,該地塊已經由政府收回,統(tǒng)一管理,限該地塊的所有農作物在兩個月內全部清除結束,同時限當地農戶、承包戶、種植戶、養(yǎng)殖戶在2018年9月18日全部撤出。
一位當地種植戶告訴記者,他們租種的土地已經全部由政府收回,未來也將用作特斯拉的工廠建設?!耙呀涢_始好幾個月了,這些日子挖掘機一直在響,聽說是2019年開業(yè)。”
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加劇
距離特斯拉超級工廠不遠處,就是上海汽車榮威的生產基地,也是上汽新能源車的生產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臨港地區(qū)已形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產業(yè)集群,具有良好的產業(yè)配套基礎。包括上海汽車在內的20多家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相關企業(yè),以及一批汽車生產、汽車物流、汽車貿易等外資項目都在臨港集聚。特斯拉上海項目的落地有望成為臨港產業(yè)區(qū)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集群發(fā)展的強力引擎。
至于該工廠的落地,將會給上海乃至給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帶來哪些影響,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任萬付認為,從政策上來講,《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是特斯拉能享受的最大紅利,該政策使得特斯拉可以在華獨資建廠,企業(yè)所得利潤歸自己所有,不用再像大眾和奔馳等必須將一部分利潤分給中方合作伙伴。特斯拉國產后能夠真正享受到的政策就是免征車輛購置稅,但前提是要先進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疤厮估瓏a后將納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yè)及產品公告》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不過補貼金額正在大幅退坡并計劃于2020年退出,留給特斯拉的時間不多了?!?
不過,特斯拉的落地毋庸置疑將加速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競爭。距離特斯拉超級工廠不遠處,就是上海汽車榮威的生產基地,也是上汽新能源車的生產基地。
而在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安亭,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在2018年10月已宣布開工。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蔚來汽車也表示將在上海建設工廠,其整車基地將搬到嘉定,已選址在外岡鎮(zhèn),規(guī)劃土地800畝左右。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告訴記者,特斯拉在華建廠給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承受壓力的同時,也可以在國際新能源汽車人才、技術等方面獲得聚集效應和外溢效益。從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來說,或許能加快促成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相關配套的完善,尤其在人才聚集等方面產生積極作用,能夠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成熟與發(fā)展。
上海浦東新區(qū)區(qū)委常委、臨港管委會黨組書記陳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認為,我國有巨大的新能源車市場需求,容得下多樣的新能源車型,完全不必故步自封,應該大膽開放引進。關起門來自我循環(huán)保護不了自己的企業(yè),反而會讓企業(yè)難以進步提升。特斯拉對中國新能源車的沖擊會有,但這種沖擊有利于中國新能源車的進步與崛起。
特斯拉上海工廠作為中國放寬汽車行業(yè)外資股比限制后,第一家在中國設立的獨資車企,以及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商投資制造業(yè)項目,在開工儀式上,除了馬斯克之外,上海市市長應勇也出席了奠基儀式,再結合特斯拉工廠的“高速運轉”態(tài)勢,足見上海市政府對這一項目的重視程度。
就在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建當天下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會見馬斯克時表示,上海是汽車工業(yè)的重鎮(zhèn),是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沃土,目前正加快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創(chuàng)新平臺,會支持特斯拉公司以項目開工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拓展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yè)集群。上海將繼續(xù)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服務,讓中外企業(yè)在滬實現更好發(fā)展。
應勇表示,特斯拉超級工廠從簽約到開工,只用了短短不到半年時間,這是雙方團隊緊密高效合作的結果,也體現了上海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全力服務企業(yè)發(fā)展的成效。希望項目開工建設順利,盡早建成投產,發(fā)揮實效。上海將繼續(xù)支持特斯拉加快建成國際一流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