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某隔膜廠一共有5條生產線,每條月產量可達90萬平米,現在卻只有1條線在生產?!?
“滄州明珠又增加產能了,新上3條生產線,加上原來的一共4條生產線?!?
上面兩句話出自同一時間、同一場合、討論同一行業(yè)的兩個人,但內容卻如此相悖。
主營P E 管道和B O P A 薄膜的滄州明珠(002108.SZ),2011年7月通過非公開增發(fā)投資1.31億元,建設年產2000萬平方米的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預計2013年中期投產。記者了解到,公司目前擁有年產400~500萬平方米生產能力的鋰電隔膜試驗線,2012年上半年為滄州明珠貢獻收入1330萬元,毛利率達到了51.48%,預計今年的產量將達到500~600萬平方米。
在國內鋰電池材料和電芯廠一團糟,企業(yè)接二連三倒閉的時候,這算是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事實上,像滄州明珠這樣的隔膜新進入者不在少數,且紛紛在短期內獲利后加速擴產。
而讓人擔憂的是,一方面,近兩年隔膜投入者越來越多,規(guī)劃產能一個比一個大;另一方面,眾多隔膜廠商的實際產出遠遠低于投入產能,開工率不足已成為常態(tài)。
國內隔膜行業(yè)正處在低端重復生產無效供給進而導致產能過剩,同時高端膜嚴重缺乏的扭曲狀態(tài)。正如一位鋰電投資人士所說,“中國現在不缺國產化的鋰電池隔膜,缺的是能跟國際巨頭抗衡的高端鋰電池隔膜?!?
新廠的攻與進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已有近50家企業(yè)在建或計劃上馬鋰電池隔膜項目,預計新增產能將超過6億平方米,其中已建成投產的不到20家。2011年投產的佛山市東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是干法單拉工藝,產品規(guī)格主要有16μm、20μm和25μm。2012年上半年,東航的月產量為70萬平方米。2012年8月,該公司又新投產了一條生產線,并宣稱已于2012年10月突破銷售額1億元大關。
據佛山東航的內部員工周先生透露,東航的產品75%用于數碼類產品,所以盡管鋰電池市場低迷,但因近兩年數碼類產品的發(fā)展勢頭良好,東航也跟著收益不錯,凈利率在20%以上。
像東航這樣的公司,還有河南義騰新能源科技和安徽銅陵晶能電子等。
河南義騰主要生產干法雙拉PP膜,產品規(guī)格主要有20μm、25μm、32μm和40μm。公司原有兩條隔膜生產線,2012年六月份完成四條生產線的安裝。
銅陵晶能成立于2009年12月,是由安徽銅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發(fā)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上半年,公司的月產量為40~50萬平方米。目前,銅陵晶能只有一條隔膜生產線,正在組裝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將于2012年年底完工,屆時產能將達到2200萬平方米左右。晶能隔膜應用的領域也主要集中在數碼類電子產品,約占七成,動力電池則占三成。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因為干法單向拉伸隔膜工藝技術已經很成熟,復制起來很方便,這些新的隔膜廠商無非是從佛山金輝、新鄉(xiāng)格瑞恩和星源材質等老牌隔膜廠商嘴里搶食到部分市場,而且主要戰(zhàn)場還是集中在數碼類產品,估計他們接下來會一路打價格戰(zhàn)。如果不能做出高附加值的產品,要持續(xù)保持這樣的增長還很難說,到時候原有產能如何消化都會成大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目前國內隔膜產能主要來自干法工藝,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隔膜廠商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研發(fā)投建濕法隔膜生產線,且均喊出走高端路線、替代進口隔膜的口號。
天津東皋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東皋技術有限公司2010年5月投資成立,2011年8月,年產能3000萬平方米的首條濕法聚乙烯雙向拉伸隔膜生產線建成投產。公司2011年的產量約為200萬平方米,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
針對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電池的巨大潛在市場,東皋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6億元進一步擴產,新建6條動力電池隔膜生產線制造基地,并號稱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產能可達2.5億平方米,力爭三年內躋身鋰電池隔膜產業(yè)世界前三強。記者了解到,公司剛于2012年7月獲得上億元的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
同樣押注濕法工藝的還有2008年成立的深圳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做代理隔膜出身的冠力, 主要采購韓國W-SCOP、日本UBE、美國Celgard的隔膜,自己做裁切,再轉手給國內電芯廠。2012年8月,公司第一條自產隔膜線開始投產,月產能30萬平方米。冠力內部員工劉小姐告訴記者,公司自產隔膜生產線是做濕法雙向隔膜,目標是替代國外進口產品,做高端濕法膜。公司2012年的規(guī)劃產能是900萬平方米左右,預計2013年年中還將上第二條濕法生產線。
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年輕廠商投資濕法工藝,老牌干法廠商格瑞恩和星源材質均計劃新增一條濕法生產線,佛山金輝以及大東南、九九久等上市公司也將新建濕法隔膜生產線。
據高工鋰電產業(yè)研究所(GBII)統(tǒng)計,目前我國干法隔膜和濕法隔膜的產能比約為4.2:1。
預計到2013年底,干、濕兩種隔膜擴產的產能比將為0.7:1,隨著未來濕法工藝的加速推廣,濕法隔膜的市場占有率將逐步提升。
老廠的守和退
據高工鋰電產業(yè)研究所(GBII)統(tǒng)計,2011年我國隔膜需求量為1.9億平方米,其中7000萬平方米通過進口滿足,國內廠商產量為1.2億平方米,國產化率約為63%。其中,新鄉(xiāng)格瑞恩、深圳星源材質和佛山金輝三巨頭合占我國國產隔膜超過70%的市場份額。
一位鋰電芯研發(fā)人員華先生告訴記者,格瑞恩和佛山金輝的隔膜大部分是供給數碼類產品用的,他們主要是用低價來占領市場。
采用中科院化學所干法雙向拉伸技術的格瑞恩,目前擁有15條干法雙拉生產線,產能達到1.2億平方米,產品規(guī)格中以20μm和25μm出貨量最大。公司屬于最早一批進入鋰離子電池專用隔膜領域的廠家之一,無論是市場占有率還是產能規(guī)模,格瑞恩近年來都處于全國前列。
2012年上半年,格瑞恩隔膜產量為2250萬平方米。雖然市場占有率仍保持全國第一,但與2011年相比,已經下滑五個百分點。記者了解到,格瑞恩近年來一直游走于國內低端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yè)之間大打價格戰(zhàn),導致隔膜均價降至6元/平方米,且預計短期內還將下調。
佛山金輝高科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是由佛山佛塑科技集團(000973.SZ)與鋰電池巨頭比亞迪(002594.SZ)合資組建。公司2004年建成國內第一條濕法雙拉生產線,目前產能可達2700萬平方米,2012年上半年的實際產量為1200萬平方米。
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因為金輝的產品品質不是很穩(wěn)定,雖然比亞迪有入股,但是比亞迪也只是部分數碼產品采用金輝隔膜,而動力電池則完全不用。對此,一位隔膜技術研發(fā)人員表示,濕法工藝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把隔膜做得很薄,金輝的隔膜最厚暫時只能做到25μm,所以動力電池目前不建議用金輝的濕法隔膜。
主打產品為32μm和40μm的星源材質,數碼類產品約占40%,動力類則占60%左右。公司共有10條干法單拉生產線和1條濕法試驗線,目前產能7000萬平方米。
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星源材質的產品屬于多層PP復合,因為初期技術不穩(wěn)定,采用多層復合一方面可以避免許多大孔,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星源無法一次性做出這么厚的膜,只能復合16μm或20μm的。此外,星源材質雖然已經上了濕法線,但是成品率還比較低。
相對格瑞恩和佛山金輝市場占有率不同程度的萎縮,星源材質近兩年的市場份額并未發(fā)生較大變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司牢牢抓住了比亞迪、中航鋰電、萬向集團等動力電池客戶。
從以上三家國內代表性的隔膜廠商運營情況我們可以看出,老牌鋰電池隔膜廠商的市場正遭遇新進入者的侵蝕。三家廠商除了新增一條濕法生產線,均表示未來暫無產能投放計劃,老牌大廠都遭遇市場保衛(wèi)戰(zhàn),更別提眾多技術不過關的小廠了。
記者了解到,受2012年上半年宏觀經濟下滑的影響,很多隔膜廠商目前無法滿負荷生產,加上國內隔膜的良品率本來就不高,因此壓低了廠商的產量并提高了生產成本,導致有些技術實力不過關的廠商關閉部分生產線甚至停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