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在偌大的中國版圖上,有許許多多燈火通明的“不夜城”,而在那些邊境鄉(xiāng)村、偏僻角落里,依然有人對能亮起一盞明燈而心懷期待。
2013年6月29日,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新疆和田地區(qū)民豐縣安迪爾鄉(xiāng)和亞瓦通古孜鄉(xiāng)結束了無電歷史;
2013年9月20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qū)鄂溫克旗、阿榮旗等5個旗市的119個鄉(xiāng)鎮(zhèn)(蘇木)、村組(嘎查)和農牧場的2361戶農牧民,告別了幾十年來使用油燈燭火的日子,用上了風光儲發(fā)電設備;
2013年10月8日,甘肅肅南縣芭蕉灣村八尺溝地區(qū)11戶藏族牧民從此告別了無電的日子……
一盞盞亮起的明燈,為偏遠的邊區(qū)帶去了現代文明,也帶去了一切美好的可能。
從“戶戶通電”開始
2013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發(fā)布一號文,這是本世紀連續(xù)十年鎖定“三農”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于經營區(qū)覆蓋全國80%左右農村人口的國家電網公司而言,多年來一直以農村電網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和服務水平作為服務“三農”的主體。1998年以來,大規(guī)模的農網建設與改造,推動農村電力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基本改變了農村電力基礎設施簡陋落后的面貌。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家電網公司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主動擔負起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歷史責任,提出了“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fā)展戰(zhàn)略,加快農村電網建設,實施“戶戶通電”工程,以實際行動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
自2006年“戶戶通電”工程實施以來,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完成投資198.9億元,為149.1萬無電戶571.9萬無電人口解決了用電問題。到2010年,凡是通過國家電網最大限度延伸能夠解決供電問題的地區(qū),基本實現了戶戶通電。
既然被譽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就要千方百計為百姓謀福利,只要能為老百姓送去光明,付出再多也值得。戶戶通電工程使送電線路延伸進了崇山峻嶺、山澗河谷,從此,偏僻的山區(qū)里燈亮了,民富了,城鄉(xiāng)差距縮小了,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了。隆隆作響的柴油發(fā)電機歇下來了,農民們第一次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腦等搬進了家。農民們不再只關注自家一畝二分田,他們的心里裝得下社會,裝得下國家。
又一場攻堅戰(zhàn)
近年來,隨著部分地方供電企業(yè)的上劃以及經營區(qū)的不斷擴大,國家電網公司新增供區(qū)內產生了無電人口,這些地區(qū)主要集中在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肅、蒙東6個省(區(qū))的少數民族地區(qū)。國家電網公司肩上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的責任和任務不斷加重。
擺在面前的困難顯而易見:隨著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工作的推進,尚未通電的地區(qū)更加遠離大電網,無電人口更加分散地分布在自然條件異常艱苦的高海拔地區(qū)、邊遠山區(qū)和少數民族地區(qū),通電需要架設的線路更長,需要投入的資金更多。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全部無電人口用上電”。為了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盡快實現全部無電人口用上電的目標,國家電網公司制定了“十二五”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方案,組織41個地市公司188個縣公司,對1876個鄉(xiāng)8319個村住戶摸查。截至2012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qū)內共有59.7萬戶252.7萬無電人口。
“解決無電人口供電問題,是公司重要的社會責任?!眹译娋W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的話,擲地有聲。
國家電網確立了“以大電網延伸供電為主,分散電源就地供電為輔”的原則,制定了全面解決無電問題的方案,并爭取提前到2014年基本完成電網延伸方式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工程?!笆濉焙?年,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投資243.8億元,通過電網最大限度的延伸,解決42.7萬無電戶174.9萬無電人口的通電問題。其余居住分散、大電網無法覆蓋的17萬戶77.7萬無電人口,由地方政府負責采取分散供電方式解決。
一場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攻堅戰(zhàn),已經吹響了號角。
只因責任在肩
農村電網是國家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無電地區(qū)用電問題是建設堅強國家電網的重要內容。由于過去新疆、西藏、青海以及甘肅藏區(qū)電網網架薄弱、供電能力弱,“十一五”以來,國家電網公司累計投資360億元,建成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一和第二通道、青藏聯網工程、青海玉樹聯網工程、四川新甘石聯網工程,結束了新疆、西藏及青海玉樹州、四川甘孜州北部地區(qū)孤網運行歷史,為這些地區(qū)解決無電問題提供了堅強網架支撐。投資65.7億元、正在建設中的川藏聯網工程,在建成后,也將從根本上解決西藏昌都地區(qū)孤網運行、長期缺電問題,為當地的無電人口通電創(chuàng)造條件。
巨大的投入遠不止此。
為了解決西部無電地區(qū)供電半徑長,高海拔地區(qū)強紫外線、高溫差、強風沙的問題,國家電網公司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對35千伏配電化及35千伏標準配送式變電站進行研究設計和推廣,解決無電戶遠距離供電和自然條件惡劣的瓶頸。
不遺余力,全力以赴,加快推進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是國家電網公司向全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公司要求各相關?。ㄗ灾螀^(qū))完善政企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逐個項目指定里程碑計劃,落實責任、倒排工期,確保工程順利實施。按照“先通電、再聯網改造”原則,加快解決無電地區(qū)通電問題,同時強化工程管理,充實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施工管理力量,完善相關單位幫扶機制,促進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工作。
今年六七月,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陸續(xù)全面啟動2013年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工程,這場惠及民生的攻堅戰(zhàn)正式打響。
高昂的付出,不講回報。社會責任,一份沉甸甸的擔當。國家電網公司用鄭重的承諾與切實行動,為偏遠的邊疆山區(qū)開啟了一扇通往現代文明的大門,也為數百萬無電戶點亮了心中的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