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號,嘉能可(Glencore)報告稱,公司2015年以來首次年度凈利虧損,資產減值28億美元。
28億美元的資產減值主要是因鈷價低迷導致非洲銅運作關閉、乍得石油運營許可到期以及歐洲煤炭需求疲軟令哥倫比亞運營受到影響。
整體上看,嘉能可2019年凈虧損4.04億美元,前一年為凈盈利34.1億美元。
盡管位于非洲的銅和鈷只占嘉能可整體業(yè)務的一小部分,但它被認為是未來利潤的一個關鍵來源。
2019年,由于全球最大鈷生產國剛果(金)供應激增,鈷價下跌逾40%,嘉能可鈷業(yè)務利潤將受到沖擊,此前稱因已開采但尚未出售的鈷將給其貿易業(yè)務帶來3.5億美元的非現金損失。
2019年底,嘉能可宣布在2019年底關停全球最大銅鈷礦Mutanda的生產,并接受“保養(yǎng)和維護”。甚至嘉能可在致該礦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從長期來看,Mutanda礦已不再具有“經濟可行性”。
不過,近日,嘉能可發(fā)布公告宣布,公司與三星SDI簽訂了5年鈷原料供應協(xié)定,根據協(xié)議,嘉能可在未來五年內將向三星SDI供應2.1萬噸的氫氧化鈷,增加了一個穩(wěn)定的鈷原料客戶。
從國內情況來看,鈷價已出現回暖趨勢。2月10日,國內氯化鈷均價為6.55萬元/噸,與1月相比漲幅超過10%;2月12日,電解鈷均價27.6萬元/噸,與2019年7月低點相比上漲超三成。
業(yè)內人士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鈷冶煉企業(yè)復工難,從進口原料到成品運輸,均受到了限制。氯化鈷、氫氧化鈷等鈷產品的原料供應緊俏,目前產量均已被下游客戶訂購,導致鈷價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