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向低排放的電動汽車產業(yè)轉型,德國希望在2030年以前建成1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
德國總理默克爾11月3日在一段視頻中說:“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想在2030年以前建成100萬個充電站,汽車行業(yè)必須加入、一同努力……”。德國現有大約2萬個公共充電站。
11月4日,默克爾還與汽車行業(yè)代表會面,商討如何推廣傳統(tǒng)汽油和柴油車型的替代方案,包括氫燃料汽車和電動汽車。這是默克爾第二次與汽車行業(yè)代表會面,目的是促使德國交通行業(yè)實現減少碳排放的目標。
就在今年9月20日,德國聯邦政府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希望到2030年該國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為實現這一目標,德國政府雙管齊下推動該國汽車產業(yè)的轉型:一方面在交通領域引入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屆時燃油價格將會上漲(根據估算,這一計劃德國政府將在2021年開始實施);另一方面,即是如上述,加強充電站的建設。
此外,德國還將對電池生產、二氧化碳的儲存與利用等領域的研發(fā)提供資助。
德國之所以要出臺“氣候保護計劃2030”,是因為默克爾表示,德國原計劃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較1990年減少40%的目標可能無法實現。另外,德國原計劃在2020年電動車保有量突破百萬輛的目標也宣告失敗。因此,新目標設定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1990年減少55%,并實現600萬輛電動車上路。默克爾表示,希望新計劃能夠推動德國實現新的減排目標。
早在2010年,默克爾就制定了到2020年在德國道路上有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的目標。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共售出67504輛電動汽車;截至2019年初,德國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保有量約42萬輛,離百萬輛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實際上,早在2年前,由于電動汽車發(fā)展不及預期,默克爾就曾公開表示,德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在10年內將無法達到100萬輛。
此次,為推動電動汽車的轉型,德國政府在計劃2030年時修建100萬個充電樁之外,還要求所有加油站安裝充電樁,同時,住房和租房相關法規(guī)將調整,房東將不得阻止租房客安裝充電樁;另外,部分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也將提高。
“氣候保護計劃2030年”規(guī)定,從2023年開始,增加對成本低于4萬歐元電動汽車的補貼,對污染嚴重的燃油車征收更高的稅。
目前,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車企對于政府出臺的“氣候保護計劃2030”表示歡迎。
迪斯表示,該計劃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證明了大眾集團全面電動化戰(zhàn)略的正確。到2022年,大眾將會在全球重組8家工廠專門用來生產電動汽車,2028年前大眾將生產2200萬輛電動汽車。
寶馬和戴姆勒都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電動化目標。其中,寶馬到2023年,將向市場提供25款電動車型,25款新能源車型中超過一半將是純電動車。
而戴姆勒新掌門康林松就表示,未來奔馳將實現整個車型陣容的電氣化,包括48V、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技術的產品都將陸續(xù)推向市場。2030年,實現奔馳旗下乘用車新車銷量的50%以上為電動車型的目標。
在推動該國汽車產業(yè)謀求轉型同時,德國政府還提到,希望保留汽車整車和零配件制造業(yè)領域的就業(yè)崗位。默克爾說:“我們想帶上專家型工人一道奔向現代、對氣候友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