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行摘要
印度的煤電部門正在面臨嚴重的問題。印度電力部長拉吉庫馬爾辛格(Raj Kumar Singh)去年警告稱,該國20%以上的煤電裝機財務狀況不佳,利息支出超過利潤。更糟糕的是,他說,25%的機組“完全無法生存”。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認為這僅僅是印度煤電面臨的持續(xù)問題的開始。我們看到該行業(yè)面臨3大風險;這些風險已經顯現,但我們相信未來幾年它們將進一步加劇。這些風險包括:
1.煤電裝機的過度建設。最近10年的前5年中,印度煤電建設出現了“熱潮”;盡管本次“熱潮”目前已經結束,但是留下了裝機容量嚴重過剩的后遺癥。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建設熱潮非常明顯,事實上,目前印度的煤電裝機容量比該國的峰值需求水平高出20%,比平均需求水平高出整整50吉瓦(GW)。
截止2019年3月底印度電力裝機容量
印度年度裝機容量變化,按來源劃分(從2012~2013財年到2018~2019財年)
印度累計煤電裝機容量、新增煤電裝機容量、峰值電力需求和平均電力需求
印度煤電總裝機容量(GW)及電廠負荷因數
2.來自低成本可再生能源與煤電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在季風季節(jié)。由于可再生能源愈發(fā)廉價,在與之的競爭中,煤電在印度能源市場上越來越缺乏競爭力。在季風季節(jié),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特別的優(yōu)勢。風能和水電可以對煤電發(fā)電量驟降的情況進行補充,提供了一個抵消峰值。
印度煤電和可再生能源(水電、風能和太陽能)總發(fā)電量(GWh)
印度水電、風能和光伏發(fā)電量(GWh)
印度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和發(fā)電量,按財年劃分
2010~2017年光伏年度競拍價格(盧比/度)
3.水供應下降。印度各地的地下水位正在下降。自2012年以來,全國年降雨總量和季風降雨量均低于正常水平(除2013年外)。這是對煤電生產的一個重大威脅,煤電生產需要大量的水用于蒸汽生產和冷卻,而且由于水供應已經導致多個電廠多次發(fā)電量下降。
2011~2012財年到2016~17財年間水井的占比
2012~2016年年度總降水量和季風期總降水量
印度水冷熱電廠,按水資源壓力區(qū)域劃分
我們的分析表明,這些問題已經在損害印度的煤電的發(fā)電量。
我們發(fā)現,超建煤電產能留下了2個相關問題。首先,個別煤電廠的利用率下降,削弱了它們的經濟競爭力(因為它們必須將成本分攤到年內銷售的度電數量上,而度電數量出現下降)。其次,裝機容量過剩給整個系統(tǒng)帶來了負擔,因為即使不需要發(fā)電量,發(fā)電廠的資本成本仍需承擔。
我們還發(fā)現,印度規(guī)劃在2027年前新增275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到2030年將達到500吉瓦,這將全面削弱煤電電力的供應。最近,可再生能源電力招標的價格已經低于國家公用事業(yè)公司NTPC的平均電價,NTPC擁有53吉瓦的煤電裝機。未來,陸上和海上風電和太陽能的價格預計將繼續(xù)下降,而煤電的價格或將上漲。經濟已經偏向于可再生能源,我們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可再生能源和煤電之間的成本差距將擴大。
最后,我們發(fā)現缺水問題迫使61座電廠停產。2013~2017年,造成約17000吉瓦時的發(fā)電量(和收入)損失。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繼續(xù)顯現,與水有關的問題肯定會惡化,加劇洪澇和干旱的持續(xù)時間和嚴重程度。后者尤其令人關注,因為印度約41吉瓦的熱電裝機位于受干旱影響的地區(qū),約37吉瓦裝機位于“極端干旱”地區(qū)。
我們的結論是,這些問題,再加上對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和政府解決氣候變化的日益雄心勃勃的承諾,或將成為印度煤電部門不可逾越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