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由于大陸對歐、美、韓祭出太陽能多晶硅料源雙反,令料源報價一直維持穩(wěn)定,但第3季在下游供應鏈跌價如骨牌效應反應至上游,多晶硅報價近一個月跌幅近10%,下游供應鏈擔憂料源下殺將造成新一波降價潮,忙減庫存以免波及過深。
太陽能供應鏈自第3季受到大陸內需急凍的影響,從終端模組、電池、硅晶圓一路訂單能見度差,跌價一路從下游向上游延伸,近期來到最后一關,大陸料源報價也因為受不了下游客戶的壓力及本身庫存水位過高等問題,近一個月已妥協降價近10%,造成下游供應鏈恐慌。
業(yè)者表示,大陸料源廠自第1季漲價至第2季持穩(wěn),一路到第3季,均堅持維持穩(wěn)定價格,大陸境外報價亦跟進以維持水位及該有利潤。近期由于下游客戶面臨嚴重殺價、大幅停產等問題,大陸料源廠終于妥協開始調降價格,市場亦傳出大陸一線矽晶圓廠考量到價格仍持續(xù)創(chuàng)歷史新低、訂單能見度持續(xù)不明等問題,計劃在9月開始將產能利用率由滿載向下修,亦將帶動大陸境外料源報價跟進下修。
太陽能業(yè)者指出,第2季初電池報價高點與目前相較跌幅近40%、第3季初晶硅圓報價開始下墜至今跌幅超過30%,料源報價下修顯示現在跌價骨牌效應已經來到最上游的料源,而且若依先前下游的跌價走勢來看,恐呈短期內明顯下修走勢。
主要料源報價向下滾動,預期將使整個供應鏈報價再下修正,可望深度刺激終端市場端的需求;不過,下游供應鏈業(yè)目前正被高檔庫存壓得喘不過氣,憂心其庫存跌損的問題跟著持續(xù)加大,近期恐加碼拋出庫存。
電池廠表示,目前兩岸多數電池廠的產能利用率均在5成左右,通路端庫存被形容是滿坑滿谷,因為大陸料源報價下修態(tài)勢明顯,下游矽晶圓、電池等產品報價呈現驚慌性跌價,而且周跌幅比上游料源跌幅還大。
太陽能廠坦言,9月訂單能見度仍然不佳,不排除再下修產能利用率。因為相關產品不斷創(chuàng)歷史新低點,使得終端客戶預期報價續(xù)跌的心理更為濃厚,寧愿等待在報價谷底進場、也不愿意輕意落實采購,這使得供應鏈訂單能見度更不明。
臺系太陽能電池廠包括茂迪、新日光、昱晶、中美晶、升陽科、太極、元晶、英穩(wěn)達等,由于訂單結構仍擺脫不了以代工為主,所以,營收及獲利均難逃此波景氣急凍的挑戰(zhàn)。
近期市場已傳出由于訂單能見度不佳被迫持續(xù)減產,部份業(yè)者已開始規(guī)劃無薪假。雖然訂單能見度不明,但考量到系統(tǒng)安裝受氣候影響及補助有時間性,預估部份系統(tǒng)廠在第4季仍有不得不采購、安裝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