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溫室氣體26%~28%
在如期向聯(lián)合國遞交了預計2025年實現(xiàn)的溫室氣體減排計劃后,美國官員在白宮組織的電話記者會上透露,當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離任時,將“鎖定”這一氣候變化減排承諾,并強調無論是未來的共和黨總統(tǒng),或是國會共和黨人,都不能輕易扭轉這一減排計劃。
美國當?shù)貢r間3月31日,美國政府在向聯(lián)合國遞交的自愿減排計劃中承諾,到2025年,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溫室氣體26%~28%。
“如果要解除我們正在實施的各項政策,那會是很棘手的?!泵绹鴩鴦赵簹夂蜃兓勁刑厥顾固貭栐谏鲜鲭娫捰浾邥媳硎荆拔覀冋趯嵤┑恼?,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廢掉的?!?
不過國會共和黨人則誓言要讓奧巴馬的溫室氣體減排計劃看不到任何前景。截至目前,根據(jù)白宮的測算,共有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60%的33個國家提交了其國家自主減排目標。
此前,根據(jù)2013年華沙氣候大會達成的協(xié)議,各國將在2015年一季度、最晚到2015年夏天宣布自主減排目標,以達成后2020年全球的減排協(xié)議。
繞過國會推行減排計劃
美國白宮在3月31日發(fā)表的聲明稱,此次向聯(lián)合國遞交的減排計劃是基于奧巴馬總統(tǒng)去年11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中美雙方共同發(fā)表的《中美氣候變化聯(lián)合聲明》,相關減排目標已寫入《中美氣候變化聯(lián)合聲明》。
聲明稱,為達到減排目標,美方將設法到2030年在2005年基礎上實現(xiàn)電廠等能源行業(yè)減排溫室氣體30%;提升中型及重型卡車燃油性能和排放標準;通過在建筑業(yè)等領域采取節(jié)能措施,到2030年實現(xiàn)累計減排二氧化碳30億噸等。
白宮氣候變化顧問蒂斯在上述電話記者會中表示,奧巴馬政府可以通過現(xiàn)存的法律來完成減排計劃,通過目前奧巴馬政府所設定的步驟,美國可以在2050年實現(xiàn)減排80%的目標,“我們有工具來完成目標并且治理氣候污染問題?!?
蒂斯此言意有所指:共和黨目前控制的美國國會強烈反對奧巴馬政府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皧W巴馬政府向聯(lián)合國提交的目標將不可能有未來?!泵绹鴧⒆h院環(huán)境和公共工程委員會負責人、俄克拉荷馬州共和黨議員英霍夫表示,他還拒絕承認氣候變化的存在是由于人為原因引起的。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執(zhí)行副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尼希(ManishBapna)對《第一財經(jīng)日報》表示,氣候變化在美國還是一個政治上存在較大分歧的議題。
馬尼希表示,而且對于人類是否造成了氣候變化這一問題,在美國公眾同科學家之間的意見差距,是可能要大過在其他國家的這種意見差距的。他還說,盡管這種差距存在,目前看到的證據(jù)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可以繼續(xù)維護經(jīng)濟增長。
盡管在立法層面存在共和黨的阻撓,奧巴馬政府計劃以繼續(xù)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繞過國會推行減排計劃。
3月19日,奧巴馬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聯(lián)邦政府機構到2025年在2008年基礎上減排溫室氣體40%。
美國聯(lián)邦政府機構擁有36萬棟建筑物和65萬輛車,是美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者”。
中國爭取上半年提交
除美國之外,歐盟28國、瑞士、墨西哥等國家也在3月31日之前提交了本國的自愿減排目標。
其中歐盟宣布以1990年為基線,從2021年~2030年至少減排40%。瑞士則承諾以1990年為基線,到2030年減排50%,其中2021年~2030年間減排35%。
參加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一共有196個國家,目前大部分國家還沒有正式向聯(lián)合國提交目標,譬如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日本都有可能到今年10月才會正式宣布減排決心。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正積極開展研究論證,爭取在上半年盡早提交中方“貢獻”。
華春瑩表示,目前個別發(fā)達國家提交了“貢獻”,對此表示歡迎。我們認為,各國“貢獻”的范圍應該全面、平衡,應涵蓋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各要素。
此前,在《中美氣候變化聲明》中,中方宣布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
不過,盡管對于一個成功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樂觀情緒正在增強,但各國專家和環(huán)保界人士對于這種自下而上的“貢獻”方式所產(chǎn)生的減排目標也有了新的擔憂。其主要原因在于,這種自下而上的方式無法將全球升高的溫度限制在2攝氏度之內,按照目前的各國減排目標,有可能最終的升溫幅度會達到3.5攝氏度。
馬尼希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其中的挑戰(zhàn)是,你把這些減排意向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夠滿足最終需要的減排目標。”
馬尼希說,希望最終的協(xié)議包括一個5年的周期,即各國可以每5年對過去的減排行動進行審議,并達成更有雄心的目標;在這個全球協(xié)議中,可以包含一個強勁的融資因素,可以對私有企業(yè)領域發(fā)出強烈的信號,令對低碳經(jīng)濟基礎建設進行投資變得更有意義。“我認為我們還是需要在巴黎協(xié)議之中,包括一個長期目標,對全球排放做出預期,譬如在某年可以達到全球的零排放?!彼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