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報道稱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將于11月30日成立研究加油站支援策略的研究會。由于需求低迷和過度競爭,高峰時期在全國多達6萬所的加油站目前已經減少到了4萬所。隨著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汽油和供暖用煤油等購買不便的“加油站過少地區(qū)”也日益增多,該研究會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這種狀況。
其實,在位于橫濱市的筆者家四周,廢棄的加油站也經??梢钥吹?。筆者還曾因一處加油站變成了便利店而感到驚奇。同樣,在位于東京都內的筆者父母家附近,筆者學生時代曾在那里打過工的一家加油站也早就被一家二手車店所取代,最近,筆者認識的一個女大學生曾打過工的老牌加油站竟然也關門倒閉,實在讓人吃驚不已。
東京地區(qū)的加油站都很難生存下來,因此東京之外的加油站過少地區(qū)的日漸增多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加油站就這樣日益減少下去,可能會間接地推動電動汽車(EV)的普及。
雖然日產汽車將于12月初推出量產EV“聆風”,但“充電很費時間”、“充電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也成為普及的瓶頸之一。不過,如果加油站就這樣減少下去,“在家里就能充電”、“不去加油站就能搞定”等EV的優(yōu)點就會凸顯出來。
今后汽車的燃效還將大幅提高,混合動力車(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也會日益增多。各個汽車廠商的目標是在未來的五年之內,把汽車的燃效再提高2~3成。這樣一來,即使加油站的數(shù)量在今后五年內再減少2~3成也沒什么奇怪的。
筆者曾經聽一位精通EV的汽車記者說過“改乘了EV而不必去加油站,就會想以前為什么要那么麻煩”。當然,EV還有價格較高、續(xù)航距離較短等問題尚待解決,不過如果今后加油站繼續(xù)減少、汽油車便利性繼續(xù)下降的話,這或許會成為促使消費者把目光轉向EV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