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攝氏度,體溫正常。”4月9日上午,在阿里聯(lián)網工程500千伏線路包7標段7R105號鐵塔組立施工現(xiàn)場,作業(yè)層班組技術員蒲太平看著體溫槍上的數(shù)據(jù),對旁邊記錄施工人員體溫的安全員陳江林說道。
帶著皮手套,陳江林握筆的手還是有些顫抖。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從眼前一直延伸到天邊,和遠處的希夏邦馬峰融在了一起。
“昨晚這雪真大,一晚上就白了!還以為到了4月天氣就能好轉,我們施工的好日子要來了,沒想到這冬天殺了個回馬槍?!?時40分,整個機械化組塔班組作業(yè)人員測溫登記完成,陳江林說話間,一股熱騰騰的水汽從他的口罩透了出來。他看了看身邊的室外測溫計,顯示零下11攝氏度。
這群建設者來自四川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2月底3月初,他們按照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復工復產統(tǒng)一部署,分批包機進藏,建設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超高壓輸電線路——阿里與藏中電網聯(lián)網工程查務—吉隆雙回500千伏線路,其中,由該公司承建的包7標段平均海拔4703米,是該工程平均海拔最高的標段。
“高空作業(yè)人員一定要注意安全,登塔時口罩、安全帶、安全帽、二防繩等都要穿戴好?!爆F(xiàn)場交底后,蒲太平囑咐道。
另一邊,該作業(yè)層班組班長李文武安排履帶吊操作員和地面作業(yè)人員做好塔頭段整體起吊準備。十余名施工人員有的在塔上,有的在地面,穿著橘紅色的工作服來回穿梭,在這一片潔白的雪地之中格外醒目。
“報告李班長,大家已各就各位?!?
“好,履帶吊啟動。地面作業(yè)人員一定要注意保證塔頭段整體平衡,方便進位安裝?!?
10時整,隨著李文武一聲令下,現(xiàn)場發(fā)出一片機器轟鳴聲,特別是那臺150噸級的履帶吊發(fā)動機,轟鳴聲在空曠的高原上傳得很遠很遠。
李文武牢牢注視著起吊中的塔頭段鐵塔和履帶吊,揮動手中的紅旗,指揮著履帶吊操作手和負責塔頭段平衡輔助控制的地面作業(yè)人員,確保起吊過程平穩(wěn)安全。
不到20分鐘,重量10余噸的塔頭段被平平穩(wěn)穩(wěn)地吊在約50米的高空中,塔上的施工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始進位安裝。
指著眼前全高100余米的履帶吊,標段施工項目經理田維立說:“我們結合高海拔高寒地帶大型機械明顯降效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安全裕度,采用了150噸級的大噸位履帶吊。這臺履帶吊在平原區(qū)段可以單次起吊20噸的塔材,吊起到達70米高的地方,滿足我們的鐵塔分段整體吊裝作業(yè)要求。”
“這個大型的履帶吊讓我們省了大力氣?!崩钗奈湔f。在這里,海拔高、氣壓低、氣候嚴寒,現(xiàn)在空氣中的氧含量不到成都平原氧含量的40%,人工和機械降效都十分明顯。人工作業(yè)更是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
“因此,我們制訂了機械化流水化組塔的作業(yè)方案,鐵塔組立需要的人員數(shù)量、安全風險和人力勞作強度大幅降低,施工效率大幅提升。”田維立說,“三個班組流水作業(yè),第一個班組8人,負責地面組裝;第二個班組8人,實施塔腿段起立;第三個班組包括履帶吊操作手、高空作業(yè)人員、地面輔助人員,再加上管理指揮共計12人,進行分段吊裝。鐵塔組立小班組、單元化、精細化作業(yè),施工效率為常規(guī)平原地帶組塔方式的3倍,防疫防控措施也落實得更嚴密更有效。”
11時40分,7R105號鐵塔塔頭段起吊安裝順利完成,高空作業(yè)人員陸續(xù)返回地面。
這時,不遠處的公路上,一輛黃色的施工車輛越來越近,為組塔施工班組送來了午餐。
目前,該標段結合現(xiàn)場實際安排施工計劃,進一步優(yōu)化組織施工方式、加快建設,確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設。截至4月9日,該標段已組立鐵塔46基,預計4月底具備放線作業(yè)條件,5月初轉序進入架線施工階段。


 
 

